維梅爾的帽子:揭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的序幕(20週年經典紀念版)
內容簡介
◆史學家卜正民為大眾而寫、最受全球讀者喜愛的歷史著作!
✽ 漢學巨擘史景遷,重磅推薦。
✽ 超脫框架的迷人歷史故事,將維梅爾的畫作化為開向過去的窗。
歐洲在十六、十七世紀所經歷的那些重大轉變,我們常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之類的事件為核心來鋪陳。而本書的宗旨就在讓讀者知道,如果我們想了解這些轉變的原由,只有把歐洲當時所互動的世界都納入觀照,才是忠於史實的描述。
歐洲人並非只是往外走進世界,靠一己之力,即改變世界:他們是遭遇其他地方的人和資源,才藉此改變世界。
講述這段歷史雖然從台夫特開始,但特別不能略過台灣,若沒有荷蘭商人把財富從台灣和亞洲其他地方送回台夫特,維梅爾說不定無緣成為出色的畫家。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十七世紀時已經進行的全球化。
✽ 用更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歷史
《維梅爾的帽子》是我第一本針對一般大眾而寫,也是讀者人數最多的一本書。遇到一般讀者時,他們總會對我提及此書。撰寫《維梅爾的帽子》的原因,是我希望能將我對明朝的所學所知與世界連結起來,不是局限在中國歷史的框架內,而是用更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這段歷史。
我希望台灣讀者也能一樣為令人驚訝的歷史故事而著迷,因為世界比我們多數人想像的還要來得小。──卜正民
名家推薦
《維梅爾的帽子》旁徵博引,敘事精彩。卜正民以維梅爾畫作的多處細部為切入點,引領讀者出入十七世紀世界貿易、文化交流的廣闊世界。卜正民以台夫特為中心,讀者隨之神遊歷史,旅途中可見瓷器、海狸毛皮和火器,碰上船難的水手與其同伴、銀礦和馬尼拉大帆船。書中處處叫人驚喜。──史景遷(Jonathan Spence)
在卜正民不安分且永不失好奇的目光檢視下,維梅爾的小畫放大為波瀾壯闊的世界史,從船難、屠殺到全球氣候模式、煙草傳播史,過往諸事盡收眼底。本書一如維梅爾筆下的珍珠,映照出自身以外的世界。很難想像還有比這更引人入勝的世界史和維梅爾的指南。──羅斯.金恩(Ross King),《布魯內列斯基的圓頂》、《馬基維利》作者
《維梅爾的帽子》構想絕妙,完成出色(可惜我自己沒早想到這點子)。在卜正民的筆下,維梅爾的畫化為開向過去的窗,照亮那段世界正因全球貿易而改頭換面的迷人時期。──湯姆.史坦迪吉(Tom Standage),《六面鏡中的世界史》作者
有些人自認已把十七世紀的尼德蘭摸得一清二楚,但他們若是讀了卜正民這部精彩之作,肯定要大為震驚。他透過維梅爾的畫作,帶領我們穿過歷史之門,豁然開朗,看到煙草、奴隸、香料、海狸毛皮、中國瓷碗、南美白銀的廣闊世界,把原本相隔絕的民族牽在一起。在瓷器恬靜的垂柳背後,我們聽到波濤和炮火聲。──安東尼.貝利(Anthony Bailey),《維梅爾:台夫特一景》作者
作者簡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歷史系中國史教授,曾擔任史丹佛大學歷史系教授。撰寫、編纂了《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通敵》等十餘部著作。
他還主編了一套六冊探討中國史的書籍,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獲得加拿大歷史協會頒予每五年評選一次的最高歷史學獎項Francois-Xavier Garneau Medal,2006年獲頒古根漢學術獎(Guggenheim Fellowship)。
譯者簡介
黃中憲
政大外交系畢業,現專職翻譯。譯作包括《中國縱橫:漢學巨擘史景遷的歷史與文化探索》、《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未竟的帝國:英國的全球擴張》、《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太平天國之秋》等書。
目錄
20週年經典紀念版〈序〉
用更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歷史──卜正民
第一章 從台夫特看世界
第二章 維梅爾的帽子
第三章 一盤水果
第四章 地理課
第五章 抽煙學校
第六章 秤量白銀
第七章 旅程
第八章 結語:人非孤島
ISBN:9786264182652
出版社:遠流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3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