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台灣2:從國族政治、人文地景,見證成就台灣歷史的每一步
內容簡介
台灣的前世今生,在國族,政治,人文,地景中,
如同一條牽引著過去走向現代的絲縷!
《記憶台灣1+2》,99篇記憶台灣的故事,第100篇留給你,你會怎麼寫?
★最好讀的筆記歷史,搭配大量彩色圖片,精簡卻不失趣味,輕鬆了解島嶼故事
★適合所有人理解台灣生活文化的最佳入門書
★增進學生歷史素養,108課綱歷史科最佳讀本
百年的印記,烙在這座千年的島嶼
日常中的無形文化,正是台灣史最立體的標記所在
「過去發生了無數的事情,像水流一般流逝,我們可以選擇記住一些事情,但無法選擇要忘記什麼,所以人類建造了紀念性建築來讓記憶可以更長,為政權、為宗教、為自己獨特的認同,讓記憶可以跨越更長的時間。」——胡川安
繫之於物件的意義:半導體、選票、陳澄波的遺作《玉山積雪》……
◆台灣製造的晶片聞名世界,但早期的台灣本來跟電子工業一點關係都沒有,且在張忠謀做了一個選擇後,台灣的晶片領先全世界。
◆一張選票就能彰顯我們的意志,這也正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選票如何形成,中間又經歷了多少前人的血汗?
◆《玉山積雪》為陳澄波的最後遺作,身為第一位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的台灣人,放下畫筆投身政治後,為什麼最後會被槍殺在嘉義火車站前呢?
繫之於空間的軌跡:活字印刷「日星鑄字行」、綠島監獄、花蓮吉野村……
◆《夢溪筆談》記載畢昇的泥活字印刷,說明活字印刷與以往雕版印刷的不同,時至今日,太原路的巷子中,還佇立一家鑄字行,延續著對舊時代的不捨和對文字的眷戀與愛惜。
◆綠島擁有美麗的風景與海洋的風光,但島上的綠島監獄承載著很多人不幸的記憶,他們並沒有真的犯罪,卻遭羅織罪狀深陷不幸,而幕後黑手竟然就是國家?
◆日本人統治台灣後,最早規畫花蓮的「吉野村」(現吉安鄉)讓日本移民定居,隨著時代更迭,他們在台灣落地生根,第二代被稱為「灣生」,對灣生來說,身分認同與回家,該是什麼樣子?
繫之於地景的印象:玉山、龜山島、愛河……
◆玉山是台灣的最高峰,不僅高度最高,也常出現在鈔票上,還有在原住民族的神話裡,玉山象徵著台灣的精神,然而台灣精神的構成,從清帝國治台那刻就已經展開……
◆龜山島在被列為軍方管制區後已不再有居民,對宜蘭人來說卻是一種鄉愁與精神象徵,亦是一個共同認同的「符號」。
◆愛河本來也不叫愛河,三百多年前,因高雄古名打狗,故稱為「打狗川」,那麼從打狗川到愛河,是經歷了什麼美麗的故事?又或者是阿諛奉承的官僚真相?
用足踏感受土地的脈動,抵達那些曾經的歷史
本書的輯一主要從政治形塑的記憶來看我們的生活,政治無所不在,這片土地上的一景一物都曾因為政權、統治者的不同而出現不一樣的轉換;輯二則從空間和紀念館來理解台灣,從文字、文學、水域、宗教、交通、醫療、飲食和政治的空間記憶,看島嶼複雜的記憶體系和文化,讓記憶在不同空間說出不同的故事;輯三從地景來理解不同的記憶層次,地景可以改變,而記憶會隨著社會環境而改變,也逐漸變成我們現在的樣子。
胡川安在有形與無形文化間穿梭,以文字記憶那些曾經苦難、美好的片段與總和,在所繫之處書寫,聚集成一部台灣之所以成為台灣的具象化歷史。
作者簡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台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編著十餘本書:著有《權衡:孫子兵法教你亂世中的生存之道》、《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和食古早味》、《食光記憶》、《絕對驚艷魁北克》和《東京歷史迷走》,編有《貓狗說的人類文明史》、《重新思考皇帝》、《關鍵年代》、《故事台灣史》四冊、《故事東亞史》二冊。
相關著作:《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目錄
導讀/我們如何記憶台灣
輯一 物件及紀念碑中的台灣記憶
無名英雄的記憶:半導體
投票的記憶:一張選票的重量
玉山積雪與陳澄波的最後記憶
台灣民主國的記憶:藍地黃虎旗
觀看台灣的回憶:台灣鳥瞰圖
華麗島的回憶:《臺灣風土誌》(西川滿與台灣)
誰的勝利記憶?八二三勝利紀念碑
剝削或是富饒的記憶?八田與一的銅像
多重記憶的詮釋:西鄉都督紀念碑
和平島的二二八記憶:琉球漁民慰靈碑
領袖的記憶:蔣公銅像
一中的記憶:創校紀念碑
輯二 空間與紀念館的台灣記憶
不同歷史記憶的霧社事件紀念公園
從公會堂到中山堂的記憶
漢字的記憶:日星鑄字行
台灣文學的記憶:鍾肇政文學館
生津學堂:台灣的馬偕記憶
白色恐怖的記憶:綠島監獄
台灣的史前記憶:卑南遺址公園
南港的中國歷史記憶
威權時代領袖的記憶:中正紀念堂
國寶的記憶:故宮博物院
台灣省的記憶:中興新村
水文與人文的記憶:桃園大圳
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記憶的爭奪:桃園神社
國門的記憶:桃園機場
追求自由的記憶:殷海光故居
七面國旗的歷史記憶:淡水紅毛城
西班牙帝國在台灣:聖薩爾瓦多城
疾病和人權的記憶:樂生療養院
台灣大家族的記憶:霧峰林家宮保地
顛沛流離的歷史記憶:米干與異域故事館
權力的記憶:總統府
灣生的台灣記憶:吉野村
輯三 地景的台灣記憶
日月潭
古都的回憶
玉山
美援的記憶:石門水庫
宜蘭人的鄉愁:龜山島
黃金的記憶:金瓜石
浪漫台三線的記憶
從草山到陽明山
記憶島嶼的不同方式:台灣島
遙遠的離島、戰地的記憶:馬祖戰地文化
港都的記憶:哈瑪星
愛河的記憶
人與海洋的記憶:澎湖石滬群
人與河川的記憶:濁水溪
人之島:蘭嶼
讀者的台灣記憶
參考書目
ISBN:9786263108721
出版社:麥田
規格:平裝 / 248頁 / 23 x 17 x 1.5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