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連接理智與感情的繪畫——中山巍的寫實與巴黎生活

撰文│詹佩瑜(大阪公立大學生活科學研究科博士生)

中山巍 審查員 府展第4回

中山巍,〈風景〉,1941。 圖片來源:《第四回府展圖錄》。

1941年第四回府展邀請了獨立美術協會的成員──中山巍來臺擔任審查員,同時也於展覽中出品〈風景〉一作。而他與臺灣的緣分早在1937年已經結下,當年3月19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刊登出他在獨立美術協會展中的作品〈美しき室內(美麗的室內)〉。(註1)隔年他出品的〈王道樂土〉再度被登上報。(註2)中山巍作為前衛美術運動前導者之一,為當時的臺灣人所知。

中山巍,〈美しき室內〉,1937。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37-03-19(日刊7版)。

或許單看作品的表現,會認為中山巍是一位充滿自由、大膽的人。然而,巴黎時期的好友中野和高卻是如此形容中山巍:「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感到非常親近。他溫和的表情,穩健的笑容,溫柔、平和的說話口氣……」(註3)另外,同時代的美術評論家外山卯三郎在〈写実画家中山巍〉一文談論中山巍時則說:「他的大膽僅限在拿著畫筆的時候。如同他的文筆一樣有著穩定的性格,這樣的性格與他的沉默,使人感到優雅。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優雅的性格是從哪裡孕育出大膽的筆觸和自由的表現呢?」(註4)本文就來談談拿起畫筆便會產生「反差萌」的中山巍與他的巴黎生活及繪畫。

中山巍。
圖片來源:〈作家言〉,《美術新論》8卷3號(1933-03),無頁碼。

出生於岡山市的中山巍(1893-1978),中學時期起開始接觸水彩畫,並加入大下藤次郎的水彩畫講習會。到東京之後,中山巍先是參加前身為白馬會的葵橋研究所,後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西洋畫科,師承藤島武二。當時快要畢業的他,以五十號的〈樵夫〉首度入選帝展並獲得了好評。好友里見勝藏提到中山巍的努力:「這件作品花了中山巍很長的時間,可能是花了兩三年。不只如此還使用了大量的畫具,這麼多年的努力及追求,使得這件作品超越其實質上的重量。」(註5)中山巍雖然作畫緩慢,但並非因為他不動筆,而是為了要確定畫下去的每一條線和每一個點,都要完全地導出全畫面的效果,猶如名匠的一刻一刀。

中山巍,〈樵夫〉,1919。
圖片來源:《帝国美術院美術展覧会図録 第1回 西洋画及彫刻之部》,1919,無頁碼。

前田寬治和佐伯祐三在我之後抵達。里見君比我還早一年到。前田說我們就像是『小豬群』一樣,我們這群人老是聚集在一起。」(註6)

1922年中山巍前往法國學習。在法國的期間,他與里見勝藏、前田寛治、佐伯祐三、中野和高、福澤一郎等人往來密切,一起創作、一起聚會。「大家一起決定來野餐或是晚上去誰家集合等。是非常有趣的友情。」(註7)這群人其實在東京美術學校時期就已互相熟知,當時常在池袋相聚。再度於巴黎聚集的他們,自然地形成一個團體。這些年輕人接觸野獸派、立體派還有其他各種新興的藝術流派,他們敏銳地感受新的潮流正在吹起,這些吸收與嘗試也反映在他滯歐時期的作品上。例如,中山巍於滯歐時期創作的〈珊瑚色の服の女〉以線條與厚塗的筆觸強調輪廓與形體的建構,人體的表現走向幾何化、簡潔化;另外一張〈首飾りの女〉則幾乎看不到線條,主要色塊表現人體、物體及空間,平面化的構圖,使人不禁聯想到塞尚、高更等後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中山巍,〈珊瑚色の服の女〉,1922-28(滯歐時期),畫布油彩,岡山縣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岡山県立美術館提供。
中山巍,〈首飾りの女〉,約1925,畫布油彩,岡山縣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岡山県立美術館提供。

除了與日本畫家交友甚深之外,中山巍也與巴黎畫家有相當程度的往來。他先是受到里見勝藏的引薦,認識畫家烏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並在他底下學習。「當我的作品受到(烏拉曼克的)批評時,都是碎念我對於物質的描寫不夠。」(註8)大多數的人會認為烏拉曼克是野獸派的畫家,似乎只有中山巍認為他是寫實主義。在他自己的著述〈現代法國作家論〉的文章當中提到:「寫實主義派發展到烏拉曼克的時候,已經從物體的描寫晉升到著眼於物質的描寫。」(註9)這裡的物質所指的是物體的本質。對於物體內在本質描寫,這部分可以說中山巍深受其影響。「我所思考的寫實之根本,就是確實地捕捉物體的實在感。」(註10)若是看看中山巍1930年代的作品,第一眼可能會覺得他的作品好像未完成。事實上,看似簡略的線條與色塊,不是為了追求及模仿自然的真實,也非無意義抽象符號,而是要呈現出創作的精神性,他所見到事物的本質。

中山巍,〈海浜〉,1931,畫布油彩,岡山縣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岡山県立美術館提供。
中山巍,〈画家とモデル〉,1933,畫布油彩。
圖片來源:《アトリヱ・原色版・画集 第9(現代人物画選集)》,アトリヱ社,1933,頁15。

中山巍長年的留法生活看似精彩豐富,實際上伴隨了很多犧牲,像是無法陪在年邁的雙親身旁。有著比一般人還要多一倍真情的中山巍,更加專注地投注於繪畫研究,也因為如此,他的作品顯現出深厚的學識以及豐沛的情感。他的創作從沉默而來,所有靜默的時間、生活的一切,都是在作畫時燃燒的柴薪。

#名單之後347


註釋

  1. 〈春に魁けて獨立美術展 東京上野で開く (4)美しき室內(中山巍畫)〉,《臺灣日日新報》,1937-03-19(日刊7版)。
  2. 〈王道樂土 獨立美術展 中山巍畫〉,《臺灣日日新報》,1938-03-21(日刊6版)。
  3. 中野和高,〈中山君とその製作〉,《中山巍画集》,東京:建設社,頁7。
  4. 外山卯三郎,〈写実画家中山巍〉,《日本洋画の新世紀》,東京:金星堂,1931,頁298。
  5. 里見勝藏,〈中山と私〉,《中山巍画集》,頁4。
  6. 佐波甫,〈中山巍と語る〉,《教育美術》,教育美術振興会,1950-11,頁18。
  7. 同上註。
  8. 同註6。
  9. 中山巍,〈現代フランス作家論〉,《新洋画研究第1巻(世界現代画家研究)》,東京:金星堂,1930,頁50-51。
  10. 同註6,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