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2月21日,伊萊莎李庥逝世

說起創立臺灣最早的女子學校時,總是會提到向教會提出興辦女學的李庥(Hugh Ritchie)牧師。不過其實這項建議的幕後推手-伊萊莎女士(李庥夫人)也是值得留意的人物!

1828年生的伊萊莎,年輕時是一位家庭教師,33歲遇上住在同一棟樓、同一個教會的的李庥牧師,兩人相識不久就墜入愛河,並在1867年7月結婚

新婚僅兩週,他們就搭上格雷沙姆號從倫敦出發,懷著身孕的伊萊莎與李庥牧師經過辛苦的142天的航程,終於來到福爾摩沙的打狗(高雄)!
他們的兩個孩子都在打狗出生,而伊萊莎也在這裡開始教授婦女以及孩子讀寫白話字,並成立了臺灣第一個主日學以及婦女查經敬拜團契,也是臺灣史上第一個專以教導女性為主而開設的「學校」

她的努力也讓李庥留意到女子教育的需求而向教會提出,之後即使經歷了孩子病逝、1879年李庥牧師更因瘧疾復發在臺灣離世、自己身體狀況也不佳,伊萊莎仍持續投注相當多心力在設立女子學校。她規定唯一的入學條件就是「不得纏足」,除了受到英格蘭長老教會的支持募款,伊萊莎也捐出畢生積蓄300英鎊,正式宣布成立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

雖然最後因為健康狀況,伊萊莎不得不在1884年返國休養,由隔年來臺的朱約安(Joan Stuart)與文安(Annie E. Bulter)完成「新樓女子學校」的工作,然而伊萊莎對於臺灣女子教育的開創和貢獻,卻值得佩服和感謝

伊萊莎的故事,近期也被出版成精美的臺、英、華多語繪本,今天也正好是 #國際母語日,推薦大家一起來閱讀這個溫暖的故事,感謝前人的無私付出吧!

圖為陳澄波畫作〈新樓〉,中央遠處即為伊萊莎推動的女學建築,畫面中也可見圓拱廊道、甘為霖故居樓梯、女學生們與樹叢、小徑一起構成畫家筆下的幽靜景象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