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嚴回顧臺灣民主歷程

最近關於臺灣解嚴、民主化的議題因為選舉將近又引起一些討論
出生於解嚴之後的世代,可能難以體會當時的社會氛圍,或者覺得解嚴之後政府就不再處處箝制言論。其實鄭南榕自焚殉道,還有1992年的獨臺會案,都發生於解嚴之後,甚至直到現在也有長輩會告誡子孫不要「插(tshap)政治」,都是戒嚴和威權統治深入社會影響至今的證明

解嚴之後的臺灣,能慢慢走到民主化的今日,是靠著許多勇敢的前輩臺灣人以血淚衝撞,才得以一點一點撐出自由的空間。
雜誌社被違法搜索、看書被判刑、遊行被警方水柱攻擊、甚至以生命相抗,都是臺灣人爭取自由的日常。
爭取言論自由和臺灣獨立的指標人物鄭南榕參與的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五一九反戒嚴綠色行動、新國家運動,也正代表了那個年代的臺灣人,如何在爭取自由的過程中尋找過去、以及對於臺灣未來的願景和想像

這些運動在屆滿30週年時,都由鄭南榕基金會推出特別的紀念專冊,收錄許多珍貴照片、報章和手稿,以及這些運動走過30年的啟發和延續
回顧歷史,不是要訴諸仇恨和悲情,而是了解過去如何走來,提醒自由是需要不停地捍衛和爭取,當有危機來臨時,才能有警覺不讓悲劇重演,也是保障這塊土地人民權益的關鍵。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