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5日,「四萬換一元」新臺幣發行

許多人看到「四萬換一塊」,很容易誤以為錢的價值是在那一刻才瞬間變少。其實事情並非如想像的這樣,而是臺灣被當權者作為「免費提款機」捲入戰後中國惡性通貨膨脹的過程中,臺幣的價值早就跟著急速貶值了,導致原本只要幾塊錢的米到後來竟變成要價上萬元還買不到。

最近出版的《制度與經濟成長【台灣史論叢 經濟篇】》,將這段戰後的臺灣經濟情況說明得很清楚:
1.臺灣銀行不斷以優惠利率放款給公營企業(例如年息7.3%,物價膨脹率卻高達460%,等於原借20億元隔年償還的本金和利息只值約4億元)
2.重要的產業如米、糖都被政府管控
3.臺灣不斷融通對於中央政府支出,造成赤字
4.對臺灣以「管制和掠奪」為主的經濟策略配合全中國的發展
5.設定臺幣對中國本土貨幣金圓券不合理的匯率,導致臺灣加速捲入中國惡性通膨無底洞

這些問題造成惡性通貨膨脹,承受損失的卻是一般民眾,「等於是以臺灣的財富補助中國大陸的消費者與在中國大陸的中央政府」

到了1948年下旬,國共內戰局勢明朗,全面潰敗的蔣介石勢力準備逃往臺灣,為了避免臺灣情勢惡化無法逃亡,才對已被掏空嚴重貶值的臺幣進行貨幣改革 -「發行新臺幣」,1949年6月15日,宣布將臺幣以四萬元比一折成新臺幣試圖避免貨幣繼續崩跌。

這個止血的動作在以往教育中,常被外來威權統治者詮釋為「德政」,其支持者也常仗著很多人其實搞不清楚而訕笑「讓你花幾塊買東西不要難道要花幾萬買」,或是主張戰後通膨很正常,卻絲毫不提臺灣被如何不合理的對待而造成權益損失。而我們又該用什麼觀點來看待這段過去呢?

為了讓更多人正確了解這段歷史,這個由 臺灣製腦會社 製作的精美印章,裡面也附上清楚的說明書,推薦搭配《制度與經濟成長【台灣史論叢 經濟篇】》一起閱讀,就能更清楚了解這段歷史來龍去脈,自己收藏或送給朋友都很適合哦!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