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從「日本畫」到「東洋畫」──木下靜涯

撰文|賴國生(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木下靜涯 審查員 臺展第1-8、10回;府展第1-6回
木下源重郎 入選 臺展第9回

木下靜涯(1887-1988)是臺灣官辦美展創始的重要人物,(註1)並且可說是形塑臺灣東洋畫的關鍵導師之一。東洋畫今日稱為膠彩畫,名稱來自臺府展的東洋畫部,而東洋畫部能夠入選的作品並非所有的東方媒材,大致上只有當時在日本盛行的「日本畫」風格才能入選。

「日本畫」並非泛指日本繪畫,而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展出結合日本傳統與西洋繪畫的新風格,日本官辦美展的日本畫部門就是以這種新風格為主流。臺府展的東洋畫部可說是移植日本官辦美展的日本畫部門,由於能夠在官辦美展獲獎是無比的榮耀,臺府展評審的偏好左右了當時臺灣美術的走向,在臺府展的影響下,臺灣的繪畫從四君子等常見題材的中國傳統水墨畫轉向。

木下靜涯發表評論臺展東洋畫部的文章標題為〈臺展日本畫的沿革〉,文中說:「臺灣的日本畫實在是靠臺展誕生出來的,這句話一點也不過分。」(註2)可見木下靜涯認為臺展的東洋畫就是「日本畫」,並且臺灣的東洋畫或「日本畫」是因為有官辦美展才發展出來的,在此之前臺灣的繪畫以居家擺設的花卉或是寺廟裝飾的宗教、歷史故事為主。

圖1. 竹內栖鳳,〈圓山公園‧平安神宮〉,1896,六曲一雙,各151×351公分,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国立博物館所蔵品統合検索システム,網址:https://colbase.nich.go.jp/collection_items/tnm/A-11781?locale=ja(點閱日期:2023-05-08)。

木下靜涯與另一位臺灣東洋畫導師鄉原古統(1887-1965)都是日本長野縣出身,但是他們卻分別代表京都與東京兩大美術陣營。鄉原古統畢業於「日本畫」的發源地東京美術學校;儘管木下靜涯也曾經赴東京求學,但影響他最大的是圓山四條派的村瀨玉田(1812-1917)與竹內栖鳳(1864-1942)。圓山四條派發展自京都,始祖為以寫生見長的圓山應舉(1733-1795)以及融合應舉與文人畫風的吳春(1752-1811)。竹內栖鳳除了是四條派的傳人,也是「日本畫」興起後京都「日本畫」的代表畫家。(圖1)

圖2. 木下靜涯,〈日盛〉,1927。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3. 木下靜涯,〈風雨〉,1927。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不論是圓山四條派或是「日本畫」,都沒有單一的風格,木下靜涯的作品也呈現出多元的樣貌。他於1927年第一回臺展參展作品〈日盛〉(圖2)是日本傳統的屏風形式,以圓山四條派擅長的寫生畫出臺灣的花鳥;第一回的另一件參展作品〈風雨〉(圖3)可見傳統水墨畫的筆墨、一河兩岸的文人山水構圖與文人畫常見的漁夫主題,加上「日本畫」所融入較為寫實的近景樹木房屋描繪與被戲稱為「朦朧體」的雲霧光影。(註3)

學界普遍認為日治時期臺灣繪畫帶有一種殖民主義的「地方色彩」,相對於中央的「母國」,呈現具有異國風情的「南國」地方風味。木下靜涯是「地方色彩」的推手之一,在歐美現代藝術拋棄寫實而愈趨抽象的年代,他鼓勵臺灣畫家寫生,他評論臺展的東洋畫:「相對於日本人多思想性的作品,臺灣人則明顯地以寫實作品為主。我們勸臺灣的初學者,儘量寫生。」(註4)從第一回臺展的「臺展三少年」中,林玉山的〈大南門〉(圖4)、〈水牛〉(圖5)與陳進的〈姿〉(圖6)、〈罌粟花〉(圖7),都是寫實而呈現南國風味或異國情調的作品,而郭雪湖的〈松壑飛泉〉(圖8)則是少數以傳統水墨畫為基礎的作品。

(左)圖4. 林玉山,〈大南門〉。 (右)圖5. 林玉山,〈水牛〉。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左)圖6. 陳進,〈姿〉。 (右)圖7. 陳進,〈罌粟花〉。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8. 郭雪湖,〈松壑飛泉〉。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木下靜涯自己的作品也符合他對於臺灣繪畫「地方色彩」的期待,前面提及的臺展第一回參展作品〈日盛〉與〈風雨〉都是描繪臺灣的物產或風景。1943年第六回府展作品〈磯〉(圖9)則融合了傳統水墨畫山石的技法以及西洋繪畫的透視法,畫出臺灣壯觀的海岸風貌。這位偶然來到臺灣的日本畫家,懷著理想在臺灣耕耘,身體力行,十足影響了臺灣東洋畫的發展。

圖9. 木下靜涯,〈磯〉,1943。 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名單之後240


註釋

1. 村上無羅說:「他和鄉原古統兩人創立了臺展和栴檀社展的東洋畫壇。」見村上無羅,〈木下靜涯論:臺灣畫壇人物論之三〉,收錄於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413。白適銘從《臺灣人士鑑》等資料的考證,也認為木下靜涯參與了創設臺灣美術展覽會的規劃。見白適銘,《日盛‧雨後‧木下靜涯》,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頁57。

2. 木下靜涯,〈臺展日本畫的沿革〉,收錄於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274。

3. 「朦朧體」為日本美術史學家與文人畫愛好者大村西崖(1868-1927)對20世紀初菱田春草(1874-1911)等新派日本畫家不用輪廓而直接以顏色與陰影描繪風景所產生朦朧感的揶揄評語,但後來此風格受正面看待而評論者繼續沿用「朦朧體」一詞形容「日本畫」的風格。

4. 木下靜涯,〈臺展日本畫的沿革〉,收錄於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275。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