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獨行的下坡路──在陳慧坤畫下〈無題〉之後

撰文|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陳慧坤 入選 臺展第4、6、7、9、10回;府展第1-4回

陳慧坤,〈故鄉龍井〉,1928。 圖片來源:何政廣發行,《臺灣美術全集 第17卷 陳慧坤》,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49。

或許,從很小的時候,陳慧坤就知道,有許多事情都得要自己消化。譬如,那一條越過大肚山返回龍井的下坡路。

已經好一陣子沒再想起來了。因為才剛從東京搬回臺灣不久,正在找份穩定工作。而女兒現在是越來越會走路,最為好動的時候,必須得要時時刻刻看著她。翠鳳生產完不久,未足月的兒子還攀在她的胸膛。翠鳳的臉上盡是憔悴,像歷劫歸來。但,日子總會平穩下來,會越來越好的。陳慧坤的心裡些許正這樣想著的時候,腦海卻浮現了那條下坡路的景象。

那是在父母過世後,不知所措,必須強扮大人照顧弟妹,自己讓自己堅強起來的時光。不過現在不必了,因為現在有了自己的家,有了翠鳳這個倚靠。等翠鳳身體好一些,再順利找到工作,一切就會再好起來,陳慧坤的心思重新回到尚未完成的畫布。先前畫的那幅〈無題〉如願入選了臺展,也像是對現在生活的一份註記,給予翠鳳一起東奔西跑的一種心意。

陳慧坤,〈無題〉,1932,臺北市立美術館藏。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32年,陳慧坤畫下〈無題〉。一位穿著附有蕾絲領洋裝的女子,微微頷首看望地上花朵。花朵的顏色同蕾絲,成為整幅作品裡,唯二有用上白色顏料的地方,純淨、精緻且淡雅。女子的神情,宛若沁入心扉的一絲溫婉,令人捨不得轉開目光。她是陳慧坤的第一任妻子,郭翠鳳。兩人在臺灣相識、相戀,最後結婚。結婚之後,郭翠鳳與陳慧坤一起前往日本,並肩走在學習繪畫的路上。

看著〈無題〉裡的翠鳳,但為什麼會想起過去的事呢?14歲以後,母親跟在父親之後離開人世,陳慧坤開始與弟妹及祖母同住的生活。祖母沒有不好,但總和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後來,換成自己離家到臺中一中唸書,平日住校,假日則會花半天時間,徒步翻過大肚山走上那條下坡路,那條通往龍井的家的下坡路。等到隔天,再花同樣的時間回到學校。

獨行在下坡路上,有時看得到海,有時也可以直接看見龍井。心裡隱隱約約思索,一個「家」會有的樣子。準備回學校時,大肚山用同一條山路迎接陳慧坤,只是這時候,原本的下坡成為了上坡,上坡變為下坡。等到腳下變得輕鬆,學校快到了,而家,已經在遠遠的身後。各種心情湧現在心裡,陳慧坤漸漸理解,有許多事情都得要自己消化。

或許正因如此,當〈無題〉裡的這位女子和自己共組了家庭,也許就有機會體會到過去未能再延長一些的的幸福。 然而,正因為一切看來美好無匹,幸福的景象常使人忘記隨侍在側的無常。郭翠鳳來不及和陳慧坤一起變老,在兒子未滿月而女兒將滿三歲時,便因病離世了。不得已託寄他人的兒子,不久也接著夭折。陳慧坤承接著女兒的哭鬧,也一面用畫作來承接住自己的憂傷和想念。與〈無題〉相隔三年,1935年,陳慧坤以畫作名稱〈ありし日の面影〉(往昔記憶中的容貌)(註1)的作品入選該回臺展。

陳慧坤,〈ありし日の面影〉,1935。 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當幸福靠得最近,往往也是幸福開始遠離的時候。一切看似正好轉上揚,立刻又驟然而下。郭翠鳳,以及後來的第二任妻子謝碧蓮,都因病早逝,陳慧坤沒能有機會和他們走到最後。在那條心裡的下坡路上,陳慧坤似乎一次又一次走過千愁萬緒。

直到許久以後,陳慧坤和第三任妻子莊金枝成婚。這次,他們終於可以帶著孩子們順順的走下去了,不再有突來的變故,不再需要獨行。而1907年出生的陳慧坤,在四十六歲時,稱得上穩定的人生,他開始有餘力在繪畫上進行可多嘗試、挑戰。他選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主題——下坡路。一個橫跨三十餘年的繪畫主題「淡水下坡路」。

陳慧坤,〈淡水下坡研究圖之一〉,1953,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淡水下坡研究圖之一〉,網址:https://www.tfam.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Detail.aspx?ddlLang=zh-tw&CID=2015 。
陳慧坤,〈淡水下坡路研究-6〉,1958,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淡水下坡路研究-6〉,網址:https://www.tfam.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Detail.aspx?ddlLang=zh-tw&CID=1181。

1953年的〈淡水下坡研究圖之一〉,畫裡的下坡路彎折成兩部分,比起中遠處的房舍、山景,褐色的泥土路顯得有些突兀,也看不太出坡度。但陳慧坤仍堅持要把下坡路畫好,於是到了1958年,〈淡水下坡路研究-6〉的畫面被重新整理,但坡度似乎仍不明顯。慶幸,在1960年,陳慧坤依計畫待在歐洲,閱覽過無數繪畫作品,也遇見了塞尚的畫。在塞尚的作品裡,陳慧坤似乎領悟了某種訣竅。

陳慧坤,〈淡水下坡路〉,1960,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何政廣發行,《臺灣美術全集 第17卷 陳慧坤》,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67。
Paul Cézanne,〈The Bend in the Road〉,1900/1906,美國國家藝廊藏。 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of Art,〈The Bend in the Road〉,網址:https://reurl.cc/nDxEDd。

1960年的〈淡水下坡路〉與塞尚的〈The Bend in the Road〉,雖然看似雷同,但自此之後,陳慧坤終於可以好好面對和處理「下坡路」這個主題。不僅掌握了下坡路的畫法,陳慧坤走向上坡,開始爬山,開始畫了許多的山。即使待在山裡畫得太久,延遲了回家的時間。但當回家的時間到了,走在從下山回家的下坡路上,他知道,下坡路對他的意義,也許已經和過去有所不同。

陳慧坤,〈淡水下坡路(二)〉,1989。 圖片來源:何政廣發行,《臺灣美術全集 第17卷 陳慧坤》,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169。

直到1989年〈淡水下坡路(二)〉,陳慧坤已經畫出屬於自己的畫境,不僅融入了透視法,也包容了如水墨畫的平遠法(註2)等各種技法,讓畫面顯得和諧平穩且帶有深意。縱使萬物流轉,稍縱即逝,但陳慧坤在畫裡,始終試圖留下一些永恆不變的真實形體。

也許畫裡的下坡路依然是當初的那條下坡路,但畫面和心境已是完全不同。也許,這個時候終於也能好好承接,當年那名走過大肚山下坡路的男孩心情。希望他能用輕盈的步伐繼續往前,把憂傷、期盼的各種思緒都留在路上。而且,仔細一看,其實在每幅畫裡的下坡路都是看不到盡頭的。也許陳慧坤也把答案留在那裡,也許這將會是一條擁有無限可能和各種發現的下坡路。

#名單之後 255


註釋

1. 編按:「名單之後」資料庫中將〈ありし日の面影〉譯為「舊時容顏」,而本文則保留作者的譯法「往昔記憶中的容貌」。

2. 吳家儀,〈淡水觀照——陳慧坤的繪畫空間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頁92。

參考資料

1. 吳家儀,〈淡水觀照——陳慧坤的繪畫空間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2. 陳淑華,《雋永.自然.陳慧坤》,臺北:雄獅美術,2001。

3. 施如芳,〈寫生——陳慧坤〉,《藝術收藏+設計》,115期(2017-04),頁38-43。

4. 陳郁秀,〈山 La Montagne〉,藝術家,網址:https://reurl.cc/4oY4bX(點閱日期: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