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屬於臺灣的拋頭顱、灑熱血

1911年的臺灣,除了經歷大颱風,影響臺灣原住民族的「理蕃政策」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清國時期,官方以土牛溝為界隔離山地的原住民族,並未實質對山區進行統治。到了日本時代,日本政府即開始以各種手段進行對山地的統治政策。佐久間左馬太上任總督後,於1910年起推動「五年理蕃計畫」,對原住民族積極使用武力。1910年至1911年,日本官方積極推動蕃地調查、測量,各地設立「蕃務官吏駐在所」,並開始討伐「北蕃」(泰雅族),全面推進隘勇線,將原住民包圍或禁錮於山區。

根據獻身山區傳教的井上伊之助1911年的描述,可以看到山區的緊張氣氛 - 原住民居住地邊界有著通電鐵絲網阻隔,且因日本警察和原住民發生的大小衝突,一路上都鳴槍警戒。討伐北蕃的同時,也以招待各族頭目至日本本土觀光的方式使其歸順。當年是「第二回內地觀光」,招待五族原住民共43人前往東京、橫須賀、名古屋、京都、大阪、廣島、小倉等地,特別展現出「親切」態度,也帶原住民搭乘飛行船和汽車,展現日本威力和精銳武力,軟硬兼施使其歸順。這些或攏絡或脅迫的手段,積累成原住民族的反彈力道,最終成為1930年霧社事件爆發的導火線。

1911年臺灣沒有什麼遙遠的「辛亥革命」,但這塊土地,有著屬於自己、卻被遺忘的戰鬥。

圖:日本時代日方對山區原住民進行軍事行動影像,圖左下為隘勇線(通電之鐵絲網)

延伸閱讀:
《台灣山地傳道記:上帝在編織》井上伊之助 著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2463
露天:http://gjtaiwan.com/rt/?id=527

〈哀史篇〉,出自日治時期繪葉書 臺灣風景明信片《花蓮港廳 臺東廳卷》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1795
露天:http://gjtaiwan.com/rt/?id=99

《臺灣歷史地圖增訂版》 + 獨家贈送「新高山岳與日月潭」鳥瞰圖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2859
露天:https://gjtaiwan.com/rt/?id=43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