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臺灣舊曆新年記憶

舊曆新年,我們一如往常的歡度佳節。但你是否知道,在日本時代的臺灣,臺灣人曾有一段時期一年過兩次年呢?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就改過新曆年至今,1895年開始領有臺灣後,自然也開始在臺灣推行新的曆法。
由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來觀察,在日本治台初期,臺灣人維持原來的習慣,只過舊曆年。到了1910年代起,在日本政府開始較積極的推動下,臺灣人才慢慢接受新曆年,但舊曆新年早已是根深蒂固的習俗,時間到了商店照樣放假(反倒是新曆年許多商店不放假),學校學生照樣請假XD 該進行的習俗照舊來進行。
1919臺灣首位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基於內地延長主義的同化政策,新曆年的推廣也更積極了,這時臺灣人才開始較投入的過新曆年(商店也愈來愈多於新曆年放假了),但大多數人還是舊曆年照過呢!於是就產生了「過兩個年」的奇妙景象…
這樣的情境一直到1930年代尾聲推行皇民化運動,1940年代到戰爭期間較嚴厲的禁止舊曆新年,舊曆新年的習俗才逐漸轉趨隱性(還是很多人低調的照樣過)。

那麼當時舊曆新年是什麼景況呢?由報紙的報導來看,最常見的新聞大致如下:

1.警察大搜查,抓賭博!
看得出來台灣人每逢舊曆新年必賭博, 而日本政府顯然完全無法接受…XD
每年幾乎都會有大規模的搜查行動。報紙上對於賭博行為也是嚴厲批判。
2.銀行或郵局放不放假
春節總是資金需求孔急,為了處理這種需求,如果剛好遇到除夕是星期天,銀行會刻意不放假或是至少開個半天,以應付台灣人春節的資金需求。
3.各地的市況
到處過節景象的描述,以及物價的狀況。例如豬隻宰殺量暴增5倍,價錢飆高之類….

而在1942年的《民俗臺灣》雜誌中,「新舊年末年始行事考」(吳槐)一文則記載了臺灣人新年賭博習俗的由來,原來賭博是一種「試年庚」的儀式,透過賭博來判斷自己今年一整年的運勢。不知道這樣子的說法賭起來會更理直氣壯嗎 XD

(圖為1930年代臺南舊曆新年時期販賣春聯的景況,去買春聯還要戴帽子)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