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回顧臺灣的媒體生態-《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

最近有一本特別的新書《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是從特殊的臺灣歷史中挖掘線索,尋找現在臺灣媒體生態的起源和發展
原來有些看似近期才有的現象,是有數十年的歷史可循,甚至仍影響著現在的媒體生態!

作者從戰後的臺灣開始說起,當時辦報的人頗多,有來自臺灣本地、半山、中國來臺的、還有更多政黨機關報。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特別挑出代表臺灣本地報人的吳濁流、半山報人的李萬居、以及中國來臺報人又分為依附國民政府政策的曾虛白、及批判國民政府政策的雷震,透過這些報人的故事和理論,以及對臺灣報業影響深遠的二二八事件及雷震案,交織出臺灣媒體的發展軌跡

二二八事件後,統治者將社會的不滿情緒都歸咎於新聞媒體的報導,開始進行全面整肅。被查封或關閉的報社不計其數,甚至有許多記者遇害或失蹤,如最近出版的新書《尋找二二八失蹤的宋斐如》、及講述這段過去的《二二八記者劫》,都有詳細的介紹。事件之後並在黨政媒體的「選擇性傳統」運作下,刻意忽略日治50年對臺灣社會的影響,許多戰後成長的臺灣人幾乎不認識這段發生不久的歷史,甚至連二二八事件都消失在刻意安排的歷史迷霧中,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出現在新聞媒體上、公共場合的言論、更不會出現在課本中。加上後來雷震案的發生,偏向臺灣觀點的報人再次受到壓迫,直到1987年隨著報禁解除及緩慢的民主進程,才走向自由化市場

書中選擇的四人代表的群體、以及對土地的認同,都深深影響他們所帶領的媒體看待時事的態度,即使經過許多事件發展至今,仍是隱藏在現今看似自由的的媒體生態背後的暗流,與讀者、記者、媒體經營者的認同交互影響產製的內容

書中兼具故事、歷史、和理論,還有許多特別繪製的比較圖表,值得曾對媒體產生疑問的人慢慢閱讀-

📍現在【#不限振興券】消費就贈送特殊鳥瞰圖海報唷!(見下文)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