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2月21日,臺灣雕刻家黃土水逝世紀念日

你知道今天除了是冬至,也是臺灣天才雕刻家黃土水的逝世紀念日嗎?(1930/12/21)

少年就展露天分、也非常勤於學習的黃土水,創下許多臺灣藝術史上的「第一」,他的雕塑更是展現非凡的藝術才能以及對於臺灣鄉土滿溢的熱情和觀察力!
最近北師美術館正舉行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就有黃土水的作品,一起來看看這座難得的《少女》胸像,以及黃土水的故事吧!

【歷史上的今天】
1930年12月21日,臺灣天才雕刻家黃土水逝世紀念日

黃土水1895年出生於臺北艋舺(今萬華),父親過世後他隨著母親投靠大稻埕的二哥家,在大稻埕的許多佛具雕刻店耳濡目染下產生對雕刻的興趣,他的雕刻天分也在就學期間受到注意,獲得校長隈本繁吉與總督府民政長官内田嘉吉的賞識推薦,是當時被總督府保薦入學的唯一特例,也是臺灣留日學習美術的第一人!

到日本一開始連磨刀都跟不上同學的黃土水,加倍努力敲敲打打,留日第三年就(1918年)創作著名的《山童吹笛》,這件作品也讓他在兩年後成為第一個入選帝展的臺灣人,之後更以《甘露水》等作品連續入選四屆帝展

照片中的《少女》是黃土水在東京美術學校的畢業製作,也是他少見的大理石雕塑,至今剛好創作滿百年(1920)的《少女》在致贈母校大稻埕公學校(今臺北市太平國小)典藏後,很少公開展出,在諸多照片中通常只見幾個角度的《少女》,在展覽中難得可以仔細觀看-
大理石竟可以表現出皮膚的彈性柔軟、以及蝴蝶結的布料質感,作品整體更將小女孩童稚純真的模樣表露無遺

在黃土水的作品中,還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臺灣意識,他曾在〈出生於臺灣〉文中這麼寫著:「臺灣是充滿了天賜之美的地上樂土。一旦鄉人們張開眼睛,自由地發揮年輕人的意氣的時刻來臨時,毫無疑問的必然會在此地產生偉大的藝術家……期待藝術上的『福爾摩沙』時代來臨」

他能看見臺灣的美,還有對未來的希望,在長久的反覆思考、習作後,以水牛的意象完成名為《南國》(又名〈水牛群像〉)的大型淺浮雕作品,而這幅鉅作也成為他英年早逝的人生最後一幅作品。

黃土水深信有天「藝術的福爾摩沙時代」將會來臨,如同日本時代一代代的藝術家在創作中尋找臺灣,戰後經歷記憶覆蓋的臺灣人,也正在努力尋找自己
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找回屬於自己的美學-

照片攝自北師美術館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除了黃土水,也有展出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顏水龍等多位臺灣藝術家的經典作品,推薦大家到現場參觀!

文字參考自: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台灣獨曆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