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地圖看「枋寮」、「枋山」位置大不同

最近因疫情熱議的新聞,原來有人「枋寮」、「枋山」傻傻分不清楚?若是在清國時代,弄錯跑錯地方可是犯法的哦!

清國時代初期僅將臺灣西部納入版圖,在朱一貴事件後為防範「漢民窩藏於番地」、「生番溢出為害」,由南至北設立界線,又被稱為「土牛溝」、「紅線」等等,界線雖然多次異動,不過主要作用是隔離漢人與原住民族,且並未實質對山區進行統治。
這次被搞混的兩地,枋寮位於漢人生活的「界內」,而枋山則屬於原住民族生活的界外禁地,跑錯可是會起爭議或被處罰的!

不過這次事件也讓人感受到疫情下臺灣人團結的溫暖,枋山芒果因為恐懼和誤解被退訂的消息一出,一天就被訂爆啦!

回顧同樣是清國時期留下的紀錄,也可以發現芒果長久以來都是臺灣的重要物產
《采風圖》中特別描繪當時被稱為「番蒜果」、「黃檨」的芒果,最好吃的品種是「香蒜」,「肉蒜」和「木蒜」次之,夏天成熟的微酸果實搭配糖一起吃,想起來就很消暑!
當然經過長久的品種改良,現在的芒果不用沾糖就超級香甜啦~

這次沒有搶到枋山芒果的人也可以支持正值產季的臺南芒果,在家吃喝療癒,也支持辛苦的臺灣農民渡過疫情!

圖片翻攝自《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