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高梨勝瀞──一位「灣通」畫家的臺灣風景

撰文|蕭亦翔(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高梨勝瀞 入選 臺展第6、8-10回;府展第1、3-6回
臺日賞 臺展第8回
特選、朝日賞 臺展第10回
無鑑查 府展第1回
特選、總督賞 府展第4回
推薦 府展第5-6回

1929年,一名甫從京都市立繪畫學校畢業的日本畫畫家,在找尋工作時,發現了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的職缺。抱持年輕的夢想以及好奇心的他,這份職缺對他具有著非凡的魅力。於是,他收拾好行李與畫具,乘著船、抵達了南方的島都——他是高梨勝瀞。

本名高梨榮作的高梨勝瀞,1904年出生於田方郡田中村(現 伊豆の國市)。(註1)1926年進入京都市立繪畫學校就讀,這是一所主要培育日本畫家的學校,高梨勝瀞在此學習了三年的時間,並於1929年畢業。在同年的《畢業製作圖錄(卒業製作品図録)》中,除了高梨勝瀞外,還可見到同年畢業於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的臺籍畫家陳敬輝的身影。畢業之後,高梨勝瀞赴臺任教,擔任一高女的美術老師,填補了該校由於1929年須田安洲辭任而造成的空缺。

圖1. 高梨勝瀞於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的畢業製作〈山〉。 圖片取自《京都市立絵画専門学校第十九回・京都市立美術工芸学校第三十六回卒業製作品図録》,圖片來源: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圖2. 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職員合照,後排右六為高梨勝瀞。 圖片來源:堀野竹松,《創立廿五周年記念》,臺北: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校友會,1929-10。

抵達臺灣的高梨勝瀞,一開始先於一高女擔任「囑託(代用教師)」,隔年成為「教諭(正式教師)」,開啟了在臺灣的美術教育生涯。然而,高梨勝瀞的教師生涯並不順遂。在一高女任職期間,高梨不幸地染病住院,因而辭去了一高女的教職。從抵達臺灣到離任,高梨勝瀞在一高女任教僅短短的三年的時間。(註2)

在高梨勝瀞離任休養期間,他不忘自己熱愛的繪畫。1932年第六回臺展,高梨以〈裏やま〉一幅入選,此為高梨第一次入選臺灣官辦展覽會。1934年更以〈蔬菜園〉一舉獲得臺日賞。從〈蔬菜園〉中可見畫中落款為「勝瀞」兩字加上方印。對於〈蔬菜園〉,青山茂讚其「畫雖小,但只是輕輕幾筆,便令人感受到栽種多樣蔬菜的土地的溫暖和陽光。而且,不僅如此,更是一幅有格調的作品」,另外,林鹿二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是以純真之心描繪、有暖意的佳品」。(註3)而自京都市立繪畫學校以來的作品觀之,可見高梨勝瀞的繪畫大多都以風景作為主題。

圖3. 高梨勝瀞,〈裏やま〉,1932。 圖片來源:《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在獲得臺日賞的同年,由於高梨勝瀞持有製圖中等教員證,加上他人的引薦,高梨順利地進入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技術部任職。(註4)土木課主要負責事項為水利、土木、交通相關營繕以及市區計畫等事宜,這些工作皆需要精細的地圖與紀錄,因此高梨純熟繪畫技巧便能派上用場。(註5)在擔任技手期間的高梨,需要到各地的政府機關出差,因此對於臺灣各地非常了解。甚至在一則報導中,高梨勝瀞被稱為「灣通」(通曉臺灣之人),其「灣通」的程度,是連臺灣出生的人都相形見絀。(註6)

1937年,高梨勝瀞受到推薦加入了栴檀社。(註7)現今從木下靜涯留下的書畫冊《帆影夢痕》中,還可見高梨勝瀞所畫的山水。(註8)此事不僅顯示了他與其他日本畫家有所交流,同時該畫作亦是目前已知唯一一幅現存的高梨勝瀞戰前作品。同時期,他也持續地參加官辦美術展。在第十回臺展以〈竹林田家〉一作,獲得特選以及朝日賞。也曾經於《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中,與染浦三郎共同連載〈觀賞第一回臺灣美展(第一回臺灣美展を観る)〉,高梨勝瀞負責前兩回針對東洋畫的評論,染浦則負責後四回針對西洋畫的點評。(註9)

圖5. 木下靜涯書畫冊《帆影夢痕》中高梨勝瀞的山水,右下有「勝瀞」兩字。圖片來源:《台灣製造.製造台灣》,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01,頁137。
圖6. 上方第一幅畫作為高梨勝瀞〈竹林田家〉、第二幅為蘇秋東〈展望〉;下方照片右邊為高梨勝瀞、左邊為蘇秋東。 圖片來源:《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1936-10-28。

或許是高梨勝瀞對於美術教育仍保有熱誠,在1939年高梨勝瀞前往宜蘭的蘭陽高等女學校任教。蘭陽高等女學校是新設立的學校,成立於1938年。開校的第一年,師資尚不齊全,教師等到開學日後才陸續抵達,又部分科目聘請其他學校的教師兼任。要待高梨勝瀞等第二批教師於1939年抵達後,學校的師資才逐漸完備。(註10)

圖7. 蘭陽高等女學校時期的高梨勝瀞(右一)。 圖片來源:《臺北州立第一回蘭陽高等女學校卒業紀念冊》,資料提供:宜蘭縣史館。

高梨勝瀞在蘭陽高等女學校中教授圖畫以及習字兩個科目。1940年,高梨與織田永生、永野榮一兩位老師,帶領著二、三年級的同學們,一起登上太平山。(註11)另外,前往宜蘭任教的高梨勝瀞,東臺灣的景致也成為他筆下的作品。第三回府展的〈外澳〉,描繪出海浪拍打外澳岩岸的景象;第六回府展的〈千亞干溪〉,則是呈現出花蓮千亞干溪與背後的山巒,溪中還有農人騎乘水牛渡溪的身影。(註12)而美術成就上,第四回府展作品〈赫土の丘〉取得特選以及總督賞,這是高梨勝瀞在臺灣美術的官展中第二次榮獲特選的殊榮。

圖8. 高梨勝瀞,〈外澳〉,1940。 圖片來源:《第三回府展圖錄》。

1945年日本戰敗,高梨勝瀞被遣返回到日本。回到故鄉靜岡的高梨勝瀞在1948年進入靜岡縣立三島第一高等學校(現 三島北高等學校),並為該校設計校徽。直至1967年才從學校離任,任教將近20年的時間。在地方美術展覽會上,1963年得到第3回靜岡縣藝術祭獎勵賞,1965年又以〈摩周湖〉獲得第5回靜岡縣藝術祭的藝術祭賞。(註13)並且長年擔任三島市美術展的審查員。為靜岡縣三島市重要的美術家以及美術教育者。1987年,高梨勝瀞以八十三歲的高齡辭世。(註14)

而現今於三島市教育委員會中,仍保存有多幅高梨勝瀞戰後的作品。並且於公開場合展示。

圖9. 高梨勝瀞,〈風景〉,三島市教育委員會藏。
圖10. 高梨勝瀞,〈春〉,三島市教育委員會藏。
圖11. 展示中的高梨勝瀞〈寂〉,三島市教育委員會藏。
圖12. 展示中的高梨勝瀞〈秋〉,三島市教育委員會藏。

除了上述作品之外,1969年在新幹線三島站設置之前,為了保存昭和時代三島的風景,特別請了十位三島市美術展審査員繪製三島的風光,並且集結為「新三島十景明信片(新三島十景絵はがき)」,其中「三島車站」便由高梨勝瀞負責繪製。(註15)

圖13. 高梨勝瀞所繪製的〈三島駅〉明信片,三島市教育委員會藏。

高梨勝瀞,一位遠從京都渡臺的靜岡畫家,因病暫時中斷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卻意外地成為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灣通」。擅長風景畫的他,記錄下了臺灣各地的風景。在臺灣的最後幾年,回歸到了自己赴臺初衷——教學之上。因為終戰離開臺灣的高梨勝瀞,後半生奉獻給了靜岡縣的三島市。無論是臺灣或是三島市的風景,想必一定永留高梨勝瀞的心中。

(本文撰寫時受到三島市郷土資料館、静岡県立三島北高等学校協助,特別致謝。部分內容由三島市郷土資料館協助詢問高梨勝瀞家屬得知,於此一併致謝)

#名單之後249


註釋

1. 三島市郷土資料館,〈三島ゆかりの芸術家たち【1】〉,網址:https://www.city.mishima.shizuoka.jp/kyoudo/publication/pub_kobako017266.html(點閱日期:2022-10-24)。

2. 〈官展第一年 アトリヱ訪問記11 招待出品制度はあまり感心せぬ 多才な灣通高梨氏〉,《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1938-11-01。

3. 青山茂與林鹿二的評論轉引自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劉錡豫〈蔬菜園〉,網址:https://taifuten.com/oblect/%E8%94%AC%E8%8F%9C%E5%9C%92/(點閱日期:2022-10-23)。

4.  同註2。採訪原文為「或る人 (某人)」,並未透漏是誰的引薦。

5.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統計年報 昭和九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1936-06,頁1。

6.   同註2。

7. 〈栴檀社が 七氏を同人に推薦 陣容を充實强化〉,《臺灣日日新報》,1937-04-23(10版)。

8.  見黃琪惠,〈交遊創作與收藏——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的《書畫合輯》〉,《台灣製造.製造台灣》,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01,頁62。此事由劉錡豫先生指教,與此特別致謝。

9. 高梨勝瀞、染浦三郎,〈第一回臺灣美展を観る〉,《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1938-11-05、08、10、11、12、13。總計六回。

10. 張美鳳,《青春不遠:洪串珠與她的蘭陽高女同學們》,宜蘭:宜蘭縣史館,2021-06,頁87-88。

11. 張美鳳,《青春不遠:洪串珠與她的蘭陽高女同學們》,頁112。

12. 畫作地點判讀見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劉錡豫,〈千亞干溪〉,網址:https://taifuten.com/oblect/%E5%8D%83%E4%BA%9E%E5%B9%B2%E6%BA%AA/(點閱日期:2022-10-24)。

13. 同註1。

14. あなたの静岡新聞,〈故高梨氏妻寄贈 日本画を展示 三島〉,網址:https://www.at-s.com/sp/news/article/shizuoka/1051646.html?lbl=614(點閱日期:2022-10-24)。

15. 三島市郷土資料館,〈歴史の小箱(第239号)暮らしから生まれた人形~端午の節句と五月人形など~〉,網址:https://www.city.mishima.shizuoka.jp/kyoudo/publication/pub_kobako017284.html(點閱日期: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