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無尾巷底的藝術殿堂──內斂藝術推手謝國鏞

撰文|王子碩
#名單之後021
 
謝國鏞 入選 臺展第8回,府展第1、2回
 

謝國鏞,《安平古塋》,約1960年代,油彩畫布,89 × 71.3cm,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第一次注意到謝國鏞,是被這幅創作於1960年代的《安平古塋》所震懾。

對於臺南在地的文史愛好者來說,這個景色可說一點也不陌生。昔日荷蘭東印度公司堡壘「烏特勒支堡」(Fort Utrecht)所在的高地,在長期移民的時光堆疊下成為墓塚成群的「湯匙山」,向來是藝術家爭相詮釋的經典畫面。


張才,《永遠的歸宿》,1947,銀鹽相紙,40.6 × 50.8 cm,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立石鐵臣,《民俗臺灣》第2卷第6號(臺北,1942),插圖,版畫。

而在謝國鏞的筆下,安平經典景色──月夜下的墳塚群,以黯藍為基調延伸出各路神祕色彩,在帶有立體派風格的詮釋下扣人心弦,即使看過如張才、立石鐵臣的經典之作後,依舊讓人印象深刻。也令人更加好奇,究竟能畫出這般作品的藝術家謝國鏞,到底是何方神聖?


1964年6月,謝國鏞於臺南一中美術教室留影。

在初步調查後,筆者驚訝地發現:謝國鏞曾是筆者母校臺南一中的美術老師。循著臺南一中這條線持續追尋,更多線索也跟著浮現。原來謝國鏞在二戰後,即在臺南一中任教長達30年,一直到1975年過世為止。在那個年代,說起「一中的美術老師」,對應的代名詞就是「謝國鏞」。

作育藝術英才無數
在長達30年的教師生涯中,謝國鏞培養了許多優秀藝術家。如蜚聲國際的畫家陳錦芳、雕塑家鄭春雄,都曾是他在一中的學生。據說,謝國鏞在臺南一中建立了一間美術教室,其設備之佳堪稱全臺頂尖。在傳統印象中偏重升學的明星學校,能有此番作為,難能可貴。


謝國鏞,《臺南一中校園校景》,1960,油彩畫布,50×43cm。

富家子弟築夢踏實
謝國鏞於1914年生於臺南,出身望族的他家世顯赫,家族政商亨通。日治下的臺灣與廈門往來密切,他在父親的鼓勵與支持下,前往赫赫有名的「廈門美術專科學校」就讀。1933年畢業後,隔年遠赴東京川端畫學校學習,旋即以《夏日街頭》(夏の街)油畫作品入選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在該年10月的《臺灣日日新報》中,也刊出了謝國鏞以及其他初入選新人的照片。


謝國鏞,《夏日街頭》,1934。圖像來源: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database_TE/04te_search/index.jsp,2019年4月15日點閱)。

雖然家境富裕無後顧之憂,謝國鏞的藝術實力,卻是一點一滴靠自己雙手以熱情紮實累積出來。1938年他以《戰時的電影院》(非常時の映畫館)入選第一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1939年再以《庭》入選該展。雖然戰前這幾件入選作品目前並無原件留存,但由目前可見的戰後作品看來,我們不難觀察到他能熟練地掌握各種表現形式,其厚實的美術實力,可見一斑。


謝國鏞,《庭園》,1956,油彩畫布,44.5 x 52.5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謝國鏞,《明月照陋巷》,1965,油彩畫布,90×60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內斂的藝術推手
謝國鏞也是臺灣美術史上兩個重要團體「臺灣造型美術協會」、「臺南美術研究會」的創始成員。

「臺灣造型美術協會」前身「Mouve美術協會」,為日本時代的前衛藝術團體。Mouve源於法文Mouvement,旨在以行動進行畫壇革新。1940年加入Mouve的謝國鏞,在該年於臺南公會堂與張萬傳、黃清埕舉辦「Mouve三人展」。Mouve在1941年重組為「臺灣造型美術協會」,謝即為創會成員之一。

二戰後,臺南地區的藝術家於1952年發起「臺南美術研究會」(簡稱南美會),由郭柏川擔任會長,謝國鏞亦為創始會員。南美會日後成為臺南地區最重要的畫會,甚至是臺灣最重要的美術團體之一,對於臺灣藝術的推動具舉足輕重之地位。

熱情的謝國鏞推動藝術事務出錢出力、不遺餘力,其資歷與輩份雖長於他人,卻淡泊於名利,經常辭讓各種頭銜,其內斂的性格可見一斑。


1953年南美會成立合影,後排窗邊為謝國鏞。

無尾巷中的藝術殿堂
謝國鏞自宅位於西門路看西街教會附近的無尾巷內,為西式木造二層樓的洋房。隔一戶即是另一位南美會創始成員張常華老師居所,畫壇重要人士經常在此出入聚會,無尾巷底儼然成為臺南美術發展的重鎮。而熱情好客的謝國鏞老師,經常與學生、畫友在家中交流習畫,謝家花園的景致,也早已是眾人心中難忘的記憶。

一如充滿在地情感的無尾巷,我們不難在謝國鏞的許多畫作中,感受濃濃的臺南風情。雖然謝國鏞於1975年因中風驟逝,但他對藝術的熱情,卻透過畫作散發出來,同時也保留在學生、畫友們的心目當中,持續影響蔓延,歷久彌新。


謝國鏞,《臺南街路》,,油彩畫布,60×48cm。筆者推測畫中場景為今臺南中山路。


謝國鏞,《後巷》,1971,油彩畫布。筆者推測畫中場景為今臺南一中旁巷弄。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曾瀞怡主編,《謝國鏞先生逝世35週年紀念畫展專輯》,臺南市:臺灣南美會,2009。
‧〈喜びの人人(臺展初入選)〉,《臺灣日日新報》,1934年10月24日第2版
‧〈臺灣造型美術展〉,《臺灣日日新報》,1941年3月1日第2版
‧呂旻真,〈南方的美神-「台南美術研究會」之研究(1952-2008)〉,國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撰文|王子碩
#名單之後021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