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任教臺中高女,彩繪京都故鄉的學者畫家─白子修二郎

文│蔣若琳(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

白子修二郎 入選臺展 第6-9回

臺展第9回入選作品中,有一幅表現出當時臺灣現代化生活意象的作品:〈マンドリン〉(曼陀林)。(註1)此樂器是當時西洋新傳入臺的外國樂器,畫家以細膩工筆畫法,描繪正在學習樂器的女子,繪者即為本文主角-白子修二郎。(圖1)

圖1. 白子修二郎,〈マンドリン〉(曼陀林),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1935年。圖像來源:第九回台展圖錄。

畫中女子身著和服,手握瓢形的曼陀林琴,端坐於貴妃榻。樂器置於身前腿上,右側榻上橫放一張樂譜紙,地板鋪著幾何形狀顏色繁複的地毯,毯上趴伏一隻毛色深淺相間的小犬。看似富貴或官家的女子雙眼專注樂譜,雙手在琴弦上彈撥練習,地上的犬隻抬頭望向女子,似也在聆聽樂曲。畫幅背面大量留白,貴妃榻鋪面為暗深色織錦,使觀畫者輕易將視線焦點集中於畫中正在學習彈奏曼陀林的女子。

曼陀林琴(mandolin)是弦樂器的一種,發源於歐洲,歷史至少可追溯至13世紀。此琴背面似瓜呈瓢形,因為指板上有音格,音階辨識容易,故易於學習。彈奏出的音色極美,常用以伴奏民間舞蹈和歌唱。(註2)(圖2)

圖2.曼陀林,圖片來源:奇美博物館,https://reurl.cc/o9n7W3

學者畫家率校友訪臺、促進師生交流

從臺灣總督府職員錄中可知,畫家為日本京都人,於昭和7年-昭和19年(1932-1944)長達13年的時間皆在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學校(今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註3)昭和10年(1935)《臺灣日日新報》曾刊出一則報導,臺中圖書館的開館紀念日,由讀書俱樂部主辦,聘請白子修二郎老師與松本光治2人作藝術方面的演講,會後並有座談。(註4)因此可知其在教育工作與繪畫之餘也致力於美術藝術的宣揚。(圖3)

圖3. 〈臺中圖書館 擧記念式〉,臺灣日日新報,1935.11.10.夕刊n04版

二戰後,白子老師在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教育研究會發表了〈色彩と環境〉、〈圖工科におけろ製圖取扱いについて〉等2篇論文,編著《日本と西洋の美術》一書。(註5)昭和35年(1960)開始擔任京都山科中學校校長。(註6)1967年曾率校友來臺,到其過去任職的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學校訪問。由其率領的團隊一行,於1967年8月6日搭乘火車抵達臺中,高女同仁慎重地在火車站看板下方懸掛「歡迎州立台中第一高女母校訪問團」的深底白字布條,該校師生校友多人前往接送並獻花,場面熱烈浩大,當日合影者達60多人。(圖4)

圖4. 〈歡迎州立台中第一高女日本校友母校訪問紀念,1967.8.6於台中火車站〉,圖像來源: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百年照片典藏,http://itcgs.tcgs.tc.edu.tw/album/index.php?aid=1462。

以彩筆描繪思鄉之情

畫家對山似乎情有獨鍾,昭和7年(1932)起連續3年皆以山為題材入選臺展,其中〈山科の夏〉與〈山〉是非常寫實的山岳風景作品,皆為從遠處繪畫高山丘陵、飄霧雲海與谷間湖泊人家。雖現今僅能看見黑白檔案圖像,但仍能從畫面中看出,畫家想表達的開闊景致與登高遠望的情懷。(圖5、6)

圖5. 白子修二郎,〈山科の夏〉,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1932年。圖像來源:第六回臺展圖錄。
圖6. 白子修二郎,〈山〉,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1933年。圖像來源:第七回臺展圖錄。

昭和14年(1939)畫家在其所撰之〈八仙山紀行〉中寫到八仙山上樹種是以扁柏為主的原始森林,隨處可見山岳重重疊疊,山峰和山谷接續相連,似乎看不見盡頭。(註7)文中所描述的景色在他這二幅畫中都清晰可見。

在教學工作之餘,畫家以彩筆將寓居異鄉教學、思念家鄉的心情描繪入畫。其畫作〈護法山出雲寺〉即畫出了故鄉京都山科區附近的廟宇景緻,並以此幅入選臺展第8回(1934)東洋畫部。(註8)(圖7)

圖7. 白子修二郎,〈護法山出雲寺〉,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1934年。圖像來源:第八回臺展圖錄。
從檔案資料觀之,〈護法山出雲寺〉為二幅組合,尺寸頗大。從畫作中可見毘沙門堂各殿為傳統古典的唐式建築,整齊地坐落在蓊鬱森林中;遠山連綿、縹緲無限,表現出廟宇群在山間寂靜深幽的質感。

毘沙門堂(びしゃもんどう)位於京都市山科區,是天臺宗五箇室門跡之一。(註9)圖為毘沙門堂的近照,現今依然在森林中靜靜佇立。(圖8、9)

圖8. 護法山出雲寺,毘沙門堂全景。圖片來源:京都山科毘沙門堂門跡,http://bishamon.or.jp/。
圖9. 護法山出雲寺。圖片來源:京都山科毘沙門堂門跡,http://bishamon.or.jp/。

#名單之後132


參考文獻

  1. 蔡介倫,《畫我臺灣—日治時期新美術中臺籍畫家的繪畫題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頁55。
  2. 韓國鐄,〈美國民間樂器聲琤琤 之三 曼陀林〉,《美育雙月刊》第199期,2014年5、6月,頁54-59。
  3. 〈白子修二郎職員錄〉,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s2g.action。2020.9.29點閱。
  4. 〈臺中圖書館 擧記念式〉,臺灣日日新報,1935.11.10.夕刊n04版。
  5. 《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教育研究會50年のあゆみ》(京都: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教育研究會,2003年),頁38、39、86、87、107、114。資料來源網址:http://www.kyogei-bkk.jp/wp/wp-content/uploads/2012/06/50year01.pdf。
  6. 資料來源:京都市立山科中學校/學校歷史/令和第二年的學校歷史。網址:https://cms.edu.city.kyoto.jp/weblog/files/203708/doc/107325/3551321.pdf。2020.9.29.點閱。
  7. 白子修二郎,〈八仙山紀行〉, 《臺中州教育》, 1937年 7:2,頁28-32。
  8. 〈白子修二郎臺展作品〉,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歷語所,《台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網址:https://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database_TE/04te_search/index.jsp。2020.9.30點閱。
  9. 京都山科毘沙門堂門跡,網址:http://bishamon.or.jp/。20200929點閱。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