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單單為你心有獨鍾~」熱愛臺南孔子廟的鄭烱南

撰文|林晏(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鄭烱南 入選 府展第2、4、5回

圖 / 林嘎嘎

炎熱的南方天空,一抹赭色映照斑斕,散發著沈著古香之美的臺南孔子廟,是許多畫家熱愛挑戰的取景之一。除了著名台籍畫家廖繼春、郭柏川、方昭然、沈哲哉、張炳堂外,日籍的梅原龍三郎、石山定俊、藤島武二、御園生暢哉等人,也曾駐足捕捉孔廟風彩。

還有一位被歷史遺忘的畫家,也對臺南孔子廟情有獨鍾,這人便是鄭烱南。

目前我們對鄭烱南的其人其事知之甚少,僅在《臺灣美術奉公會規約竝名簿》(1943)臺南州畫家名單,及約在1943年舉辦的「美術總突擊獻納畫會」宣傳單見到其名。

《臺灣美術奉公會規約竝名簿》,1943。圖片來源:陳凱劭
「美術總突擊獻納畫會」宣傳單,c. 1943。圖片來源:陳凱劭

鄭烱南似乎故意地隱沒自身其他相關資訊與生平事蹟,要我們專注於他的畫作上,以最直接的方式去試著理解他。

現存台、府展圖錄中,得知鄭烱南以《臺南孔子廟》(1939)、《文昌閣》(1941)、《禮門》(1942)三度叩關府展。三次皆以臺南孔廟為題材的作品,與廖繼春並列為台、府展史上,以臺南孔廟為題入選最多次的畫家。本文將以同時代畫家御園生暢哉1943年9月於《臺灣建築會誌》刊登〈孔子廟與畫家〉(註1)一文作為參照,了解當時臺南孔子廟之形貌與氛圍。

火雞

「庭園裡火雞叫著,冬陽柔軟的光線下芒果花散發出黃色的光輝,甜甜的香味四溢。陽光下穿著中國服裝及高跟鞋的女子一本正經地走著。季節風嘯嘯地吹,卻看不到落葉。」(註2)

鄭烱南,《臺南孔子廟》,1939。圖片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御園生文中所描述的景物,幾乎就在鄭烱南筆下完全地展現了出來。身穿長袖旗袍的女子,於綠意盎然的中庭緩緩往明倫堂前行。畫家視角採背對明倫堂左側穿透中間庭院,往入德之門望去作為取景,同樣角度的描摹,也在1942年第五回府展入選的張炳堂(玉堂)之作《朝の廟庭》(朝之廟庭)出現。

張炳堂(玉堂),《朝の廟庭》(朝之廟庭),1942。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臺南孔子廟》庭中有兩隻「火雞」正在啼叫找食,好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致!當然火雞或許是真實的存在,也可能僅是閒散的意象表現,抑或者是為契合孔廟題材,以雉雞圖像作為手取雉翟、跳八佾舞祭拜孔子的象徵。不管真相為何,成對火雞(或雞或雉),不僅在鄭烱南作品中出現,廖繼春1931年的《臺南孔廟》亦見蹤跡。

廖繼春,《臺南孔廟》,1931,畫布油彩,38×45公分,朱銘美術館。圖片來源:朱銘美術館官網

「此作的構圖主題是塔為主題,在畫面中心畫得很大,前景可以看到明倫堂的一部分,樹木出現在右側。」(註3)

御園生提到的塔,指的其實是文昌閣,描述的畫作構圖為梅原龍三郎1933年首次來台寫生的創作《台灣風景》。1930年代起,梅原來台遊訪,多次由廖繼春相陪,《台灣風景》中文昌閣的取景角度,與廖繼春1931年《臺南孔廟》視角相似,或許是廖氏的好康道相報吧。如此構圖就這樣承襲了下去,多位畫家(註4)以同樣的視野,畫出不同風格與特色的文昌閣,鄭烱南也是其中之一。不過鄭氏的筆觸不似梅原的瀟灑奔放,線條規矩略帶生硬,的確在整個畫面的鋪陳上稍顯拘束了點。

梅原龍三郎,《台灣風景》,1933,油彩畫布,37.4×45.2公分,府中市美術館。圖片來源:林曼麗總編輯,《「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覽圖錄》(臺北:臺北教育大學MoNTUE北師美術館,2017),頁131。
鄭烱南,《文昌閣》,1941。圖片來源:第四回府展圖錄

禮門

「……有些地方綠色系調與朱色或粉紅色相接觸,充分利用互補色的新鮮色感,極為好看。尤其在畫塔或屋簷以及樹幹時,其輪廓線極為有力,而且沈重的感覺有如男性式的官感。像這樣描寫的孔子廟塔別具有男性式的官感氣勢迫人。」(註5)

鄭烱南,《禮門》,1942。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鄭烱南的《禮門》可見佔據畫面大半部分、頗具份量感的樹叢描繪,繁茂的枝葉將禮門環繞,充滿生命力。在粗壯樹幹的筆勢上,與御園生描寫梅原龍三郎的繪畫模式十分類似。或許鄭氏對於梅原龍三郎慣用的野獸派油彩筆法感到新鮮,或多或少曾試著學習、融合梅原風格在自身作品之中。

略覽至此,不免看出鄭烱南之於臺南孔子廟,著實富含深蘊情感,但原因為何?目前還不得而知。希望未來能在新史料中與鄭烱南再次邂逅,現在僅能算是未完待續。

#名單之後170


註釋:

  1.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一文,敘說他在臺南孔子廟看見日本畫家藤島武二於此地寫生,及其創作出的畫面景象。御園生也談及自己在偶然機遇下,見到梅原龍三郎畫臺南孔子廟塔(文昌閣)的彩色複製圖版,便對此作以文字描述之。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美術,2001),頁426-427。
  2.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426。
  3.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427。
  4. 如廖繼春、石山定俊、郭柏川等畫家皆有同樣的文昌閣取景視角。
  5.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427。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