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婉窈
在參與北師美術館文協100年的過程中,第一次看到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傳單(小海報),很感動。進一步呼應我在籌備之初就提出的「光」的意象,這蠟燭點燃的燭光不就是要用來照亮殖民地臺灣嗎?
看到燭光後面的建築剪影,直接想到凌宗魁先生的夢幻設計──1927年臺灣議會廳堂,於是寄給凌先生看,他即刻說那是日本帝國議會議事堂的輪廓,並寄來日本國會議事堂的照片。果然所學不學,識別力往往不一樣。我到日本時,幾度走路經過日本國會議事堂(阿,那美麗挺直的銀杏道),就是沒想到這剪影竟然就是帝國議會議事堂!我問凌先生,這張傳單很可能是1920年代初期的,那時帝國議會已經有這個建築了嗎?凌先生說1919年設計圖就公布了,1936年完工。這張拼圖的右邊是帝國議會議事堂正在蓋的照片;那逐漸成形的議事堂應該深深印在臺灣議會運動濟濟志士的心中吧,如林獻堂、林呈祿、蔡培火等人?
他們心目中的臺灣議會,是像帝國議會那樣端莊美麗的建築。志士們的雄心和向望就寫在這小小傳單上。
圖二是凌宗魁先生在碩士論文中提出的想像的1927年臺灣議會建築,融合了臺灣、日本、西洋三個美學元素。我揣想,議會運動的志士們加減會合意/kah-ì才對。
1927是臺灣議會運動最昂揚的一年。那一年,運動志士們提出最高的訴求──倡議制訂「臺灣憲法」,《臺灣民報》刊登四篇社論支持此一主張,另有多篇文章呼應之。那一年一月的第八回請願,是請願運動的最高峰,簽署人數高達2,470人(以人口計,大約等同今天13,000人,當時簽署是要冒政治風險的);之後因為種種原因請願運動逐漸衰退。
94年後的今天,「臺灣憲法」在哪裡?中華民國憲法不是臺灣憲法喔,它還是一中憲法耶,也還是世界僅有的五權憲法ah。
為何1927年臺灣議會運動會這麼昂揚?這還要從日本「普選運動」談起。日本實施議會政治之後,原本是「限制選舉權」,25歲成年男子要繳一定稅額才有選舉權(原本十五元,後相繼下修為十元、三元,依序占總人口1.1%、2.1%、4.6%;普選成功後是20%,未包括女性和25歲以下的男性)。普選運動就是要爭取所有成年男子都具有沒有資格限制的「普遍選舉權」,這個運動最晚可以從1897年算起,到大正民主時代如火如荼在各地進行,帝國首都(帝都)東京最盛。臺灣留學日本尤其在東京的年輕學子,經常可以看到滿坑滿谷的普選運動的遊行。1920在東京舉辦遊行,動輒三萬人起跳,1923年是十萬人的大遊行!如果年輕的你,當時在帝都東京,你不會大大受到刺激嗎?
最要注意的是,普選運動採取「請願」方式。日本帝國憲法賦予人民請願的權利,人民透過請願書的連署,由兩院(貴族院、眾議院)的議員擔任介紹議員,呈交請願委員會審查,若被接受,就能往前走,向帝國議會提案。日本本土的普選運動從世紀末奮鬥到1920年代,逐漸看到曙光。1924年終於有望通過,這是為何在1923年年底臺灣發生「治警事件」大檢舉之後,臺灣民眾不敢連署,林呈祿等人認為運動不能斷掉,1924年仍然提出請願,連署人只有71名,都是在東京的臺灣學生。(啟示:運動不能斷掉)
1925年帝國議會通過「普通選舉法」(改正眾議院議員選舉法),但要到1928年才有選舉,舉辦第一回普通選舉投票。如果日本普選運動從1897年算起,到1925年成功,是整整28年的奮鬥。如果你是臺議運動的志士,在1926、1927年,你會不會感到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終有成功的一天?然而臺灣畢竟是殖民地,加上反殖民運動陣營的分裂,終至於在1934年自動中止運動。雖然如此,1920年代的昂揚、向上、奮發的追尋,仍然留給我們珍貴的精神遺產。(murmur:只是在「慶祝」之餘,我們必須反省和思考。這我在開幕演講明白講過了,在此不贅引。)
「臺灣議會」100年後仍然還是我們的追求嗎?別人怎麼想,我不清楚,不過,我個人非常向望一座美麗堂皇、代表21世紀20年代建築美學的國會廳堂能建立在今天應該拆而不拆的中正廟「故址」。如果20年代不可能,30年代呢?若拖到40年代,我無法看見的機率很高耶。總不能什麼事情都寄望學生輩替你看到QQ。
我們共同想像的,2027年「臺灣議會」的夢幻設計,會長成怎樣呢?
感謝凌宗魁先生同意我使用這兩個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