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1日,日本政府開始對臺灣人實施徵兵制

1930年代日中戰爭開打,不適用徵兵法的臺灣人原本僅能主要以軍伕角色從軍執行雜役或協助翻譯。1941年6月,隨著戰事延燒,日本官方宣布將實施「特別志願兵制度」,1942年起開放兩波各約1000個名額。

這兩波志願兵徵集中,第一波1000多名額有四十幾萬人爭取入伍,第二波更高達六十幾萬人爭取入伍機會。會有這麼多人想從軍,現在的我們可能難以想像,《護國丸》一書中就有提及徵募臺灣兵的背景,也訪問當時參加海軍特別志願兵的臺灣人,背後可能有戰時工作機會減少、臺人想與日本人平起平坐等原因。

到了戰爭後期戰事更為吃緊,1944年4月日本政府敕令公佈臺灣實施徵兵,並在同年9月1日正式施行。這批臺灣兵大都派在臺灣本島巡弋海岸、防衛軍事要地。《南方的據點》紀錄了戰時狀態的臺灣,也保留了大空襲及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來臺之前的部分臺灣樣貌。

然而不論是志願或徵召而走向戰場,臺灣人的命運並沒有隨著1945年的終戰走向光明。沒有真正屬於自己國家的下場,就是只能任人擺佈,被迫捲入另一場不知為誰而戰的戰爭,至今難以脫身。
記憶「被消失」的臺灣,即使到了現在,說起日本時代尤其是戰爭時期的過往,仍需面臨各種質疑,即使只是說出自身的過去、或是電影中角色使用符合時代背景的日語、臺語,都會受到非議,甚至因為他國的「抗議」而自我審查下架。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好好面對這塊土地真實的記憶呢?

圖片取自《南方の據點.臺灣》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