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詩書醫畫通才的朱芾亭

文/林榮燁

入選 臺展第4、6、7、8、10回,府展第3回。

祖籍福建龍溪的朱芾亭(1904-1977)原名朱木通,號虛秋,生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離嘉義火車站不遠的「二通」(現在的中正路)。當時,嘉義火車站剛於前兩年開通,朱木通的父親就在這個嘉義新興的熱鬧市街開設銀樓。

幼時的朱木通並未接受正式日本教育,或許是私塾之必要、或是個人興趣,除了自習臨摹《芥子園畫譜》,朱木通十三歲時參加由嘉義文人賴惠川等人創社的「玉峯吟社」學習漢詩。「玉峯吟社」的成員,包括了嘉義出身的名畫家林玉山、盧雲生、黃鷗波、黃水文等人。

昭和二年(1927),由台灣教育會開辦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第一屆即有嘉義東西洋兩大畫家林玉山及陳澄波入選。或許,出於某種需要及天時地利人和,「臺展」始辦次年,林玉山與台南的潘春源,以及上述「玉峯吟社」(後來改為「鷗社」)的相關成員,組織了後來影響南台灣東洋畫極為深遠的「春萌畫會」,當時,改以朱芾亭為常用名字的朱木通,也是發起人之一。

圖 1. 戰後,朱芾亭並沒有完全放棄繪畫,除了入選前三屆「省展」(1946-1948),還出現在民國四十四年(1955)第三屆南部展在嘉義青商會的展覽。當年七月二十九日南部展同人曾合照於題僸亭,前排左起:張李德和、李秋禾、蒲添生、朱芾亭、林玉山、黃文水。二排左起林東令、劉新祿、張啟華、黃歐波、劉啟祥、吳利雄、曹根。後排左起翁崑德、翁焜輝、郭東榮、張義雄、詹浮雲等人。題僸亭合照照片提供者:朱侃如。人名排序則參考《詹浮雲油畫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冊6,〈附錄〉。

除了熱衷漢詩創作,參與「玉峯吟社」、「鷗社」、「笑園吟社」等詩社活動,朱芾亭並出版過詩集《苔岑集》(1942),以及遺作《雨聲草堂吟草》。而在繪畫上,透過畫會的學習、交流、觀摩,以及當時來到嘉義的外師如日本人小室翠雲、代谷耕外、大陸畫家王亞南等人的指導,或許也受到畫會同仁林玉山等人在「臺展」東洋畫入選的激勵與影響,朱芾亭也在第四屆「臺展」以《公園小景》首次入選。在日治時代,他總共入選了「臺展」五次、「府展」一次。除了首入選的《公園小景》以工筆淡彩寫實,之後入選的五幅則偏向以水墨再現,主題內容均以南台灣郊村的山樹風景為主,變化並不大,讓人聯想起林玉山於昭和八年(1933)榮獲「臺展」第七回特選的《夕照》。

圖2. 朱芾亭作品,《公園小景》,1930。圖版引自第四回臺展圖錄。

比較特別的是,日治時代朱芾亭雖然住在以日本人為主的嘉義火車站前生活圈。後來,他也出國進修。不像當時嘉義的許多畫家選擇留學日本,朱芾亭不知有否受陳澄波於1929年到1933年居留中國上海與蘇杭的影響,於昭和十年(1935)毅然賣掉家裡銀樓的部份家產當旅費,獨自前往上海及蘇杭,但時間不長。

朱芾亭此段特別的人生決擇與經歷,以及當時的寫生集等記錄,因為後來的火災以及家族對此事並非諒解,已經無法確切呈現了。幸運的是,朱芾亭留下了一首漢詩,說:「半年鴻爪印江南,名勝全憑彩筆探。收拾六朝歸畫本,杏花春雨卷中酣。」根據後來的家族口述記錄,朱芾亭在大陸江南的寫生,還曾經跟當時的國畫大師劉海粟、賀天建等人請益,因此,朱芾亭的畫風有否受他們影響,或許可以進一步研究。

圖3. 朱芾亭像。

但是,不知何故,朱芾亭在入選第三回「府展」(1940)後,便不再參與官辦展覽,只留在「春萌」活動。或許,這時(1942),他已開始戮力經營印刷事業,並潛心研究漢醫。根據朱芾亭還在世的漢醫徒弟張火炎口述,朱芾亭的印刷廠以日本客戶為主,生意興隆,直到二戰終了前才完全結束。戰後,不知何故,或許是生活壓力,朱芾亭搖身一變成為漢醫師,開設地點就在市區忠義街靠大通(中山路)附近,最初的店號卻有濃濃的日本味「新高藥房」,並不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春陽堂」。但是,即便是「春陽堂」,也是朱芾亭去日本考察回來後更改的。

此外,朱芾亭的書法,也一直為人稱道,林玉山評過他的書法:「兄之書法特別傾慕襄陽米家,所臨運筆蕭灑,有韻有神,頗有造詣,晚年大有接近米法之妙。」只是,戰後,大部份時間,他似乎回到以朱木通(木通也是草藥名)的本名開店行醫,並努力不懈參加考試,前後六次,才於六十三歲高齡考取中醫師執照。他所著漢醫書《朱木通經方醫案:中醫臨床廿五年》,頗受好評,在他過世近半個世紀後仍在流通,網路上還有專業的中醫師在探討,而他引用日本漢方大師和田東郭的名言:「用方簡者其術日精,用方繁者其術日粗」,成了他教導弟子的座右銘。

圖4. 朱芾亭的書畫、詩文與醫書。

可惜的是,在追尋他的畫跡上,以目前能力,朱芾亭在世最親近家屬與漢醫徒弟,都不曉得那些在網路流傳、入選過臺府展的大畫是否還存在?或在何方?家屬或許有難言之隱,漢醫徒弟張先生在民國五十五年(1966)前後才加入「春陽堂」,對朱芾亭的畫也所知有限。

曾經為金工、畫家、詩人、書法家、印刷廠老闆、漢醫師,也曾為藝術理想遠走大陸江南。朱芾亭雖久居嘉義,但也歷經多次遷移,也曾與家人分居,他的畫作並未好好保存。最後,嘉義市民生北路五十八號舊「春陽堂」地址,是他於民國六十六年(1977)平靜的離開人世的地方。

#名單之後003

參考資料來源:

⑴朱侃如、朱佩蘭,〈朱侃如手札:我的袓父「朱木通醫師的故事」〉,2007年5月13日。
⑵朱侃如,〈憶祖父朱芾亭與春萌畫會〉,「中華新聞網」,2015年3月7日。網址: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6&nc_id=12873。
⑶賴子清,〈古今台灣詩文社(一)〉,《臺灣文獻》,10:1(南投,1959),頁102。
⑷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頁77。
⑸邱奕松,〈朱芾亭二三事〉,《嘉義文獻》,2(嘉義市,1984),頁47-60。
⑹李伯男、戴明德,《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嘉義地區》(臺北市:日創社文化,2003),頁56。
⑺朱侃如與林榮燁訪談,2018年11月28日。
⑻張火炎與林榮燁訪談,2018年11月30日。

照片提供者:

⑴朱侃如,2018年11月28日。
⑵張火炎,2018年11月30日。
⑶林榮燁,2018年11月30日。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