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6月17日,北投公共浴場落成

大家喜歡泡溫泉嗎?
北投溫泉的開發,可以從1896年說起。日人來臺後積極探訪調查,發現並開發了不少溫泉地,其中又以北投溫泉、草山溫泉、關子嶺溫泉、四重溪溫泉最為知名

日本人先到北投開發溫泉旅館,導入商業行為,之後溫泉旅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北投。除了溫泉住宿外,還提供藝妓、陪酒等服務,這時候的北投溫泉還不是一般民眾可負擔的消費。直到1907年瀧湯浴場完成,才漸漸成為大眾消費的休閒去處。

1913年,臺灣總督府想邀請裕仁皇太子來臺巡視臺灣的政績,於是將瀧湯浴場改建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並整建周邊自然環境為北投公園。
北投公共浴場由設計臺南州廳等經典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兩層樓的仿英式磚造建築是當時東亞規模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內有大浴場及周圍的小浴場,主要作為男湯的大浴場長9公尺寬6公尺,當時泡湯的人數多到必須站立泡湯呢!

而浴場帶來的遊客,也促成交通的改變
為了載運絡繹不絕的北投溫泉遊客,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在1916年增設了新北投線,終點站新北投車站,從此成為見證了北投溫泉記憶的代表地標。

戰後北投公共浴場曾經一度做為三民主義青年團北投分部及中國國民黨臺北市北投區黨部使用,1980年代各單位搬離後建築荒廢毀壞,直到1994年才受到矚目,並在1996年指定為古蹟進行修復,成為現在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這張繪製於1930年代的〈新北投基點要覽〉,將北投溫泉的興盛景況和交通路線以鳥瞰圖完整記錄,看著霧氣蒸騰的溫泉、溫泉旅館以及中央的北投公園,是不是令人有著渡假的放鬆心情呢?

〈新北投基點要覽〉鳥瞰圖,約1930年代繪製
細節描繪公共浴場及北投公園
交通路線也一覽無遺
北投公共浴場老照片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