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永恆在片刻的現身——陳慧坤的首任妻子郭翠鳳

撰文|林晏(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郭翠鳳  入選  臺展第7回

章節一/畫牽姻緣

1925年,臺中州教育成果展覽會,人聲吵雜。
熱愛美術的臺南二高女學生郭翠鳳,在〈廈門鼓浪嶼英國領事館〉(註1)畫作前,時而靜止矗立,時而躊躇來回。不知為何,此畫有股魔力深深吸引著她……

聽聞此作出自青年畫家陳慧坤之手。就讀臺中一中的陳桑參加畢業旅行,從基隆搭船出發,前往廈門、汕頭、香港一帶,途中不忘隨行攜帶畫具,到處寫生,就是此時,那雙銳利的眼,將美景靈巧地捕捉於畫布上。

想見陳桑一面。

好不容易,輾轉拜託就讀彰化高女的大姊,請大姊的室友從中幫忙,將少女的戀慕之情,讓青澀少年知曉。

千辛萬苦托人牽線見面,陳桑卻婉拒了。

當時陳桑中學畢業在即,正埋頭用功,準備報考東京美術學校。前途未明,實在不敢應邀。不過也不灰心,與陳桑約定好,待他考上東京美術學校之際,便是相見之時。

時隔三年,總算傳來捷報,陳桑以素描滿分的傲人成績,成功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兌現承諾,我們終於相見,一見傾心,卻必須東京、臺灣分隔兩地。平日寄情魚雁、互訴衷腸,好不容易盼得郎君回鄉,難得聚首,情意綿綿難分捨,某次陳桑因耽誤返航日本的船班,只好提著行李、尷尬返家,遭受親友們糗笑,真是初戀滋味甜蜜蜜。(註2)

陳慧坤、郭翠鳳結婚照。 圖片來源: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頁45。

章節二/終成眷屬

空氣中飄來調和油與顏料的氣味。
陳慧坤正奮力揮動畫筆,大面積塗抹著紅色油彩,迫切想將妻子哺育剛出生的女兒這充滿母愛的一幕,紀念在畫布之中。陳慧坤不禁邊畫邊想起與妻子一起同甘共苦的日子……

出身嘉義新港望族的翠鳳,舉止大方有教養,也深得祖母的心。交往兩年,終於等到翠鳳自臺南二高女畢業,我們不再受分離之苦,決定廝守一生,在1930年7月完婚。頗有繪畫天份的妻子,進入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就讀。我們志趣相投,每天不斷吸收藝術新知,相約有朝一日,一起去藝術之都——法國,探索新藝術的奧妙。

歲月靜好只維持了八個月。動亂時代迫使下,我一畢業便帶著輟學的翠鳳回臺,怎知求職之路不順遂,返臺兩年只能賦閒在家。患難與共的翠鳳,除細心操持家裡大小瑣事,還鼓勵我繼續作畫,甚至還是最佳模特,〈無題〉、〈納涼〉(註3)兩幅膠彩順利入選臺展,都是托翠鳳的福。

陳慧坤,〈無題〉,1932,絹本膠彩,80×141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慧坤,〈納涼〉,1933。 圖片來源:《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1932年,翠鳳與我迎來了我們第一個孩子——曉冏。

或許是自幼失怙失恃的記憶太深,曉冏的到來,讓我首次感受到擁有完滿家庭的美好。將翠鳳餵哺曉冏的畫面捕捉下來,幸福凝結的此刻瞬間,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時光之一。

陳慧坤,〈母愛(一)〉,1932,油畫,72.5×60.5公分。 圖片來源:何政廣發行,《臺灣美術全集 第17卷 陳慧坤》,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51。

章節三/緣起緣滅

「你以為畫圖那麼簡單嗎?」(註4)
父親不假顏色地提點,的確讓曉冏看見自己的浮躁。
即使從師大美術系畢業,順利在實踐大學擔任教職,提筆繪畫對曉冏來說卻並非易事……

記得某次小妹郁秀剛從巴黎返臺,琴藝絕佳的她正準備舉辦巡迴演奏會。雖是姊妹,卻不免欽羨。郁秀彈奏時充滿自信、盡情展現,而我總是害怕失去,往往在作畫時,就是無法自由自在……。(註5)

陳慧坤、郭翠鳳與陳曉冏全家福。 圖片來源: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頁47。

或許是自幼以來的不安全感,我的生母在生完弟弟一個月後,因淋巴腺疾病,1935年撒手人寰,弟弟也在不久夭折,我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思念母親,將其生前容顏、穿著、姿態抒發筆墨,完成〈舊時容顏〉、〈佳人春恨〉(註6)等作。或許是母親庇佑,兩幅作品入選臺展第九、第十回,父親接連獲得藝壇肯定。

陳慧坤,〈舊時容顏〉,1935。 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陳慧坤,〈佳人春恨〉,1936。 圖片來源:《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26歲便香消玉殞的母親郭翠鳳是父親的第一任妻子,1939年二媽謝碧蓮進門,連生的兩名孩子卻都早夭,謝氏兩年後也不幸病逝。兩度經歷喪妻與多次喪子之痛的父親,直到遇見莊金枝女士,接連生下妹妹郁秀與弟弟繼平,也辛苦拉拔我長大,我們一家才終於擺脫厄運、否極泰來。

雖然郁秀的媽媽很疼我,但心中還是不免有些缺憾。在畫畫時,常會不禁想到我的母親會如何欣賞、指導我的作品?(註7)母親在世時,常與父親互相切磋藝術,談論美學。1933年第七回臺展,父親的〈納涼〉與母親的〈雞冠花〉雙雙入選。〈納涼〉是父親描繪母親的愛情之作,而〈雞冠花〉,或許與我有關。臺灣漢人習俗中,父母為求保佑家中孩子平安長大,常用雞冠花祭拜兒童守護神「七娘媽」。(註8)母親此作中,護子情深的母愛之情,不言可喻。

郭翠鳳,〈雞冠花〉,1933。 圖片來源:《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何時才能再相見呢?我的母親。(註9)

#名單之後257


註釋

1. 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頁40、62。

2. 關於陳慧坤與郭翠鳳之愛情故事,可參考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頁62-69。陳淑華,《雋永・自然・陳慧坤》,臺北:雄獅藝術出版社,2001,頁27-30。

3. 判斷〈無題〉、〈納涼〉、〈母愛(一)〉模特兒為郭翠鳳,出自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頁65。張俊彥,《慧筆乾坤——陳慧坤創作與教學研討會文集》,新竹:交通大學藝文中心,2002,頁44。

4. 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頁113。

5. 此段出自陳郁秀回憶曾與姊姊陳曉冏的對話,陳郁秀,〈愛 L’AMOUR II〉,《藝術收藏+設計》,179期(2022-08),頁11。

6. 判斷〈舊時容顏〉、〈佳人春恨〉模特兒為郭翠鳳,出自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頁67。

7. 此段出自陳郁秀回憶姊姊陳曉冏的思母之情。陳郁秀,〈愛 L’AMOUR II〉,《藝術收藏+設計》,179期(2022-08),頁11。

8. 李秀娥,《圖解台灣歲時祭祀小百科:神明祭拜、年俗節氣、擇日宜忌最佳入門指南100問》,臺北:晨星出版社,2022,頁118-119。

9. 陳曉冏女士生於1932年,是畫家陳慧坤與首任妻子郭翠鳳的長女。陳曉冏1954年與前國立科學教育館展覽組組長戴文郎結為連理,生下三名孩子:國仁、國瑛、志承。2004年,因肺疾病逝,享壽73歲。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