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積累的時間——在呂璞石有了一個念頭之後

撰文|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呂璞石 入選 臺展第3、4回

若讓時間入畫,會成為什麼樣的作品?在試著回答前,得先來找找時間。

至少,我們已經知道,時間也許不喜歡孤獨,不喜歡單獨存在,它要和誰待在一起才會被注意到。想像一個全然靜止的空間,所有一切都靜止了,空氣、呼吸、心跳全都停止變動。時間,是否還在那裡?於是,語言裡,開始習慣用流動、經過、累積等動態,形容時間。彷彿這樣,便能掌握時間。

從有了一個念頭畫下第一筆,之後每一筆都在時間裡完成。呂璞石的作品,便記錄著時間。曾經,他用了30餘年畫下〈靜物〉。每次動筆,便在畫布後記下日期。如同端詳萬物變化,看到壺底灰色的礦物沈澱、海濱浪濤侵蝕著海岸。呂璞石耐心地,觀察且嘗試著,想從畫作發現新的道路。

呂璞石,〈靜物〉,1965-1986,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靜物〉,網址:https://reurl.cc/x66Nde(點閱日期:2023-10-06)。
呂璞石,〈海景〉,1985-1987, 圖片來源:桃園網路美術館,〈海景〉,網址:https://www.emuseum.com.tw/Artwork2.aspx?id=G300_AP_031251(點閱日期:2023-10-06)。
呂璞石,〈海景〉,1981-1988,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海景〉,網址:https://reurl.cc/5OOK0n(點閱日期:2023-10-06)。
呂璞石,〈海景〉畫布背面,1981-1988,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海景〉,網址:https://reurl.cc/5OOK0n(點閱日期:2023-10-06)。

呂璞石面對畫作的態度,如同待在實驗器材前的他。待在曾作為臺北帝大工學部的館舍裡,經歷過東北帝國大學工程部機械工學科訓練的呂璞石,與這棟建築同樣跨過日治時期。現在,他已經是臺灣大學的教授。

臺灣大學機械工程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館〉,網址:https://reurl.cc/jvvr9m(點閱日期:2023-10-06)。

他正和學生們細細講解並試圖從屢次的實驗中,釐清鋼鐵材料在熱處理過程裡各種變化的影響因子。他們讓溫度增一度、減一度,氮氣成份加1%或少1%,氣體流動的速度快一些,還是慢一些,用那一點點的些微改變,試著找到會讓多一些碳元素駐足鋼鐵的原因。

呂璞石。 圖片來源:許嘉齡等編,《開南百年》,臺北:開南商工,2018,頁123。
呂璞石指導之論文封面。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學士論文檢索系統,網址:https://reurl.cc/bllmXM(點閱日期:2023-10-06)。
經熱處理後滲碳鋼顯微照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滲碳鋼〉,網址:https://reurl.cc/QZZaWo(點閱日期:2023-10-06)。
呂璞石於研究論文所製圖片。 圖片來源:呂璞石、黃振賢,〈鋼鐵材料埋在鑄鐵削片中之輝面熱處理之研究〉,《化學》,第2期(1962-06),頁56。

時間,成為在過程變化裡的陪伴。變化過程中,鋼鐵裡的碳元素,或是畫筆上的顏料,物質摻著時間,一點一點積累在呂璞石面前。彷彿可以紀錄了鋼鐵成分的變化、畫作內容的變化,還有呂璞石自己的變化。從他最初入選臺展的〈坂 (坡道)〉到日後的〈海景〉、〈靜物〉系列作品。呂璞石的內在,如同鋼鐵裡的成分置換,添了繪畫元素,添了好奇渴求,少了迷惘摸索,在滿是生命熱能的熔爐裡,隨時間變化,置換成現在的樣子。

呂璞石,〈坂〉,1929。 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回到最初的問題,時間該如何入畫?也許,每幅作品裡都包含時間,以及畫家作畫當下最真實的模樣。然而,透過家族或文化的背景,展現反覆琢磨習得的知識與技能,畫家們得以在世界立命安身。出身自臺中神岡三角仔呂家的呂璞石,在他身上,呂家長時間發展的家族底蘊,正用繪畫的形式通過呂璞石,通過他的畫筆而被呈現。

不僅是呂璞石,每位畫家的作品,都是積累的時間。作品,從空無到完成,經過的都是時間裡的色彩混合、增補添減。畫家生命裡的起伏更迭,被凝鍊入筆端,畫過時間,畫進作品裡。畫家們,持續汲取來自世界的成分,融入生命,融入創作。

重新看向,那些被細心過對待的作品,它們的樣貌和深度已全然不同:駐留南國的時間〈南國清秋〉、片羽飛越的時間〈やまむすめ(山娘)〉、山的時間〈高山爽秋〉、習藝的時間〈室內坐婦〉、相互倚靠的時間〈無題〉。每幅作品都有時間,也都是積累。

砥上如山〈南國清秋〉,1927。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呂汝濤,〈やまむすめ〉(山娘),1939。 圖片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片山仙羽,〈高山爽秋〉,1927。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林金鐘,〈室內坐婦〉,1934。 圖片來源:《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陳慧坤,〈無題〉,1932,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名單之後268


參考資料

1.     李問、廖明中,〈一棟建築的生命之旅——舊機的歷史變遷〉,臺大意識報,網址:https://cpaper-blog.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5879.html(點閱日期:2023-10-06)。

2.     呂璞石、黃振賢,〈鋼鐵材料埋在鑄鐵削片中之輝面熱處理之研究〉,《化學》,第2期(1962-06),頁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