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28日,西螺大橋正式通車。

西螺大橋連接起被濁水溪分隔的南北臺灣,在早期的交通運輸網絡扮演關鍵角色,而他從籌建到通車,也是一段曲折的故事~

早在日本時代的臺灣,地方居民就一直有著興建橋梁的願望。因為除了縱貫鐵路,濁水溪兩岸的居民只能選擇涉水或搭船,十分不便。1936年,由臺、日籍街庄長與地方仕紳共同發起「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並多次向臺灣總督府請願,終於獲得首肯,於隔年正式動工。橋梁工程至1940年3月順利完成32座橋墩,但後來卻因碰上太平洋戰爭爆發,架橋工事宣告中斷。
戰後,地方代表、仕紳再提建橋事宜,由西螺鎮長李應鏜親自申請美援,獲得批准並將經費直接轉交工程處。西螺大橋在美國提供鋼材的援助下,架橋工事在1952年5月29日復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並於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車,成為一座日產橋墩、美製鋼材、臺灣組裝的混血橋梁,也是當時的亞洲第一長橋哦!

今日西螺大橋在交通上的重要性或許不如以往,但這座大橋的曲折過往,不僅見證時局多變,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小細節~
在西螺大橋通車的今天,一起看看更多美援的故事吧!

圖左下引用自 wiki
圖右翻攝自:成大「風土.風骨.風格—大橋推手李應鏜與他的時代」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