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日本時代,既是畫家也是模特兒的神秘女大生─陳雪君

撰文│林毓晴(政治大學歷史所畢)

陳雪君 入選 臺展第六、七回

圖 / KC莊冠群

1931年10月17、18日,參加第五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的參賽者們陸續將畫作搬入審查會場,東洋畫部的參賽者中有位名叫陳雪君的女學生,這不僅是她第一次參加畫展(註1),也可能是她第一次擔任日籍女畫家市來栞的模特兒。對當時民風保守的臺灣人來說,女學生擔任繪畫模特兒實為一項創舉(註2)。

繪畫模特兒

對日治時期的畫家而言,尋找模特兒並非易事。人體模特經常被聯想為西方繪畫中的裸體,人們認為擔任繪畫的模特兒與妓女無異,是敗壞社會風氣(註3)。當時只有大稻埕一帶的臺灣女藝旦願意讓畫家臨摹,像是知名的藝旦雲霞小姐曾擔任過畫家石川欽一郎及其弟子倪蔣懷的模特兒(註4)。日本畫家來臺灣觀光兼寫生時,也會找藝旦當模特兒,小早川秋生入選第六回日本帝展的作品「盲目の春」,畫中的女性就是臺灣藝旦阿桂(註5)。

小早川秋生筆下的臺灣藝旦,圖片來源:〈帝展へ出品した製作は臺灣からのお土產(上)モデルは阿桂と雪玉の二校書〉,《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11月4日第n3版。
小早川秋生筆下的臺灣藝旦,圖片來源:〈帝展へ出品した製作は臺灣からのお土產(上)モデルは阿桂と雪玉の二校書〉,《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11月4日第n3版。

不過,陳雪君並非藝旦,市來栞是怎麼找到她,並說服她擔任模特兒呢?根據《日日新報》的報導,這中間的牽線者很有可能是陳雪君在女子高等學院的美術老師──鄉原古統(註6)。女子高等學院的學生們對繪畫並不陌生,雖然她們主要是畫花卉畫,沒有實際臨摹人體的經驗,但在鄉原古統的教導下,應該對繪畫模特兒的工作情況也略知一二,這或許是陳雪君願意擔任模特兒的原因之一。另外,陳雪君也表示擔任市來栞的模特兒是一件重要的大事(註7),間接反應了她是以正面的態度面對這個工作邀約,甚至對此報以期待。

閨秀畫家

陳雪君擔任模特兒的作品《花影》成功的入選第五屆臺展,但她自己的作品卻沒有順利入選,不過陳雪君與她的同學們—來自臺北女子高等學院的學生—在隔年的台展中大放異彩。1932年的第六屆臺展東洋畫部入選名單中,有六位女性是來自女子高等學院的學生,她們穿著學校制服的照片被刊登在日日新報上,照片中的女孩們靦腆地看著鏡頭,鼓勵她們參加畫展的正是她們的美術老師鄉原古統。

入選第六屆臺展東洋畫部的女子高等學院學生,上排最右者為邱金蓮,下排從右到左依序為陳雪君、彭蓉妹及林阿琴,圖片來源:〈東洋畫の初入選者〉,《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21日第八版

1931年,臺灣教育會設立私立臺北女子高等學院之際(註8),鄉原古統被聘為教授日本畫的講師(註9)。這所學院是當時全臺最高女子教育機構,校內的臺籍學生都是來自各地高等女學校的畢業生,其中有一些人是鄉原在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的學生,她們的名字如林阿琴、邱金蓮、周紅綢等日後紛紛出現在臺展的入圍名單中,成為當時畫壇中一群不容小覷的「閨秀畫家」。

女子高等學院的首屆入學口試,圖片來源:〈女子高等學院口頭試驗〉,《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4月11月第二版

然而,與這些知名度較高的同學們相比,陳雪君留下的資料較少,目前僅得知她的父親陳秋木曾任職於臺北廳大稻埕公學校及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註10)。日治時期只有少數台灣人能進入政府機關工作,由此推測陳雪君家中的經濟情況應屬小康家庭,才能支持她在女子學院求學。

女子高等學院首屆入學儀式,圖片來源:〈女子高等學院最初の入學式 十五日華華しく擧行),《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4月16月第七版 花卉入畫

女子學院的學生除了學習國語、歷史公民等學科,隸屬「實科」的裁縫手藝、家事也是她們的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實科還包含音樂、繪畫、插花、茶道、園藝等選修課,學生可以從中任選二門以上學習(註11)。繪畫課的老師鄉原古統經常帶學生到植物園寫生,除了地利方便—高等女子學院的對面就是臺北植物園,園內種植的異國花卉也是當時畫家們習以為常的創作題材(註12)。陳雪君入選臺展第六、七屆的作品就是描繪風鈴扶桑花與鳳仙花。

陳雪君入選第六屆臺展的作品《風鈴扶桑花》
陳雪君入選臺展第七屆的作品《仙丹花》

園藝愛好

除此之外,臺北植物園也是日治時期臺北重要的休閒場所之一,許多展覽會—特別是地方特產展覽會—都在這裡舉辦;每逢花開時節,園內也聚集許多賞花的民眾。植物園可以說是當時提供花卉及園藝賞析的重要場域。與此同時,園藝也是日治時期女子教育中重要的一環,除了高等女學校外,家政女學校也設有園藝課(註13),培養學生動手栽培植物的能力。

臺灣新民報第七屆臺展前的「畫室巡禮」專欄中,陳雪君與後來入選的作品《仙丹花》合影,圖片來源:〈アトリヱ巡り(十一)〉,《臺灣新民報》,1933年9月21日第八版。

根據女子學院學友會出版刊物裡的記載,陳雪君畢業後先在家中幫忙家務(註14),婚後在永樂町協助經營茶行(註15),她的愛好也從繪畫擴展到園藝(註16)。 陳雪君在學生時代的繪畫歷程或許無法支撐她成為一名職業畫家,不過女子學院的教育提供她發展第二興趣園藝的可能,讓她在婚後的生活中還能有另一個心靈寄託,這或許才是當時大多數受過教育的女性的生活寫照。

#名單之後152

  1. 〈臺展の搬入は十七十八日の兩日搬入を前にして ア マ チユ ア畫家は語る〉,《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17日第7版。
  2. 〈本島人の娘さんをモデルにして製作〉,《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8月4日第4版。
  3. 〈上海流行之模特兒(上)〉,《臺灣日日新報》,1926年9月22日第4版。
  4. 蔡介倫,《畫我臺灣─日治時期心美術中臺籍畫家的繪畫題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8),頁128。
  5. 〈帝展へ出品した製作は臺灣からのお土產(上)モデルは阿桂と雪玉の二校書〉,《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11月4日第n3版。
  6. 〈本島人の娘さんをモデルにして製作〉,《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8月4日第4版。
  7. 〈臺展の搬入は十七十八日の兩日搬入を前にして ア マ チユ ア畫家は語る〉,《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17日第7版。
  8. 〈女子高等學院の要綱大要〉,《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2月18日第七版。
  9. 〈臺北女子高等學院院長及講師略定〉,《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4月6日第八版。 〈陳雪君〉,《台日畫報》,1933年6月15日第10版;《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911年,頁214;1912年,頁279;1913年,頁174;1914年,頁18、頁41。
  10. 〈陳雪君〉,《台日畫報》,1933年6月15日第10版;《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911年,頁214;1912年,頁279;1913年,頁174;1914年,頁18、頁41。
  11. 臺北女子高等學院,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671514212624.pdf
  12. 賴明珠,《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台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頁93。
  13. 日治時期台灣家政女學校,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69211192735.pdf
  14. 〈陳雪君〉, 《台日畫報》,第四卷,第六號,1933年6月15日,頁10。
  15. 武笠正雄,《あさひかづら》(臺北:私立臺北女子高等學院學友會,1937),頁59。
  16. 武笠正雄,《あさひかづら》(臺北:私立臺北女子高等學院學友會,1936),頁81。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