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之眼:被觀看的阿里山

在《阿里山不是一座山》這本書中,有一「獻納的風景」篇章,收錄了多位畫家獻給皇族的作品。1929年畫家那須雅城從阿里山攀登上新高山,繪製新高山獻納給新即位的昭和天皇;1934年,畫家藤島武二也在完成台展審查任務後,登上阿里山遠望新高山,想以畫筆向天皇獻上祝福。

提到皇族,自1927年朝香宮鳩彥王首次造訪阿里山後,阿里山便開始成為日本皇族的視察地點之一,更作為展示臺灣統治成果與自然風景的場域。根據研究,日治時期曾有九位皇族造訪阿里山。

總督府想讓皇族看見什麼風景?除了林場事業外,還特別選定部落的交通要道「十字路」作為原住民的奉迎場所。奉迎儀式中,族人們必須至車站排列整隊,等待皇族列車到達。接著由臺南州知事進行簡報後,皇族開始與族人互動、交談,最後由皇族致贈糖、鹽、毛巾與文具等作為回禮。這景象不僅是原住民事務的展示,也讓阿里山作為權力支配空間的象徵。

在十字路車站「奉送」皇族的阿里山原住民。 圖片來源:《朝香宮鳼彥王殿下臺灣御成寫真帳》(1927),國立台灣圖書館「寫真帖資料庫」。

皇族也不單只是風景的觀看者,也介入了風景的運作。除了1927與1928年來台的朝香宮鳩彥王與久彌宮朝融王,都曾拿起相機記錄阿里山的風景外,朝香宮鳩彥王視察阿里山時,總督府特地安排參觀阿里山神社,並請他為附近的一棵千年檜木命名,以作紀念。朝香宮鳩彥王接受了提議,透過隨行武官遞交的命名書信,將該檜木賜名為「萬歲檜」。

在祝山拍攝新高山的久彌宮朝融王。 圖片來源:《久彌宮朝融王殿下御渡臺紀念寫真帖》(1928)。
朝香宮鳩彥王殿下御名命樹 萬歲檜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館,「日治時期繪葉書」,網址:https://dl.lib.ntu.edu.tw/s/postcard/item/39084#?c=&m=&s=&cv=&xywh=-1664%2C-127%2C4836%2C2523,查詢日期:2025年7月17日。

從迎接皇族的鄒族部落,到皇族命名的萬歲檜,再到為天皇描繪的山峰與日出。阿里山的風景,承載著一系列交錯的歷史與視線,若想深入認識這些山林景色,不妨翻開《阿里山不是一座山》,透過畫作、歷史文獻與藝術家的足跡,重返過往阿里山的視覺體驗。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