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二八事件的背景

二二八紀念日在即,這個長期在威權統治下「被禁忌」的詞彙,雖然隨著民主化,現在得以公開討論、探究,甚至也有紀念日了,卻始終覆蓋著神祕面紗,許多人除了放假以外卻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甚至商家以「歡慶228」作為訴求。

而在史料逐漸浮現,各式各樣各取所需不同立場的解讀也跟著充斥,連傷亡人數的推估也有著數十數百倍的巨大差異。若你也感到一頭霧水,可以看看國史館今年的新書《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看看當時海外怎麼看臺灣在中華民國政權來臺後,一連串作為使原本對其高度期待的臺灣人在一年內從歡欣鼓舞變成全面憤怒,之後引爆衝突,遭到中國派兵來臺大屠殺的整個過程。以下節錄書中事件初期部分報導:

「陳儀政府的作為在2月27日這個殺氣騰騰的週四,引發了一場民眾滿腹憤怒的示威活動。過去一年多來,民眾的不滿持續升高,2月15日公布之極端壟斷性的經濟措施,更明顯的加劇了這種情緒。」-美國領事館臺北報告第42號〈檢視臺灣危機〉(1947.3.3)

「2月27日晚間,一名臺灣專賣局的武裝緝私員將一位女商販毆打致死並射殺了一位圍觀者,由此引發之暴力行為癱瘓了市區,並演變成一場官民之間實力懸殊的戰鬥。」-美國領事館臺北報告第42號〈檢視臺灣危機〉(1947.3.3)

「次日,一群估計約1至2千名的臺灣人,秩序井然地穿越街頭,前往專賣局總局為前晚的遇害者求償,並要求懲處應負責的人員。這群人在專賣局得不到滿意答覆,最後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在那裏遭衛兵開槍射擊,並有數人遇害。」-美國領事館臺北報告第49號〈1947年3月的政治發展〉

「事變之始,長官公署派出機動部隊,用達姆彈機槍對付所有遇到的團體,保守估計造成5000人死亡。」-《密勒氏評論報》

而這些發生在2月27日與2月28日的事件只是開端,「對比大眾逐漸相信的:長官公署正協助善後;增援部隊已於3月8日下午開始抵達基隆港,並於當日傍晚來到臺北。」

#了解真實歷史才是走向真正和諧的基礎

圖說:
左上為228事件群眾在臺北車站前聚眾
左下為鹽務管理局前
右圖上下為群眾在專賣局前要求國民政府交出凶手

一起從各個方面了解這個近代臺灣最重大的事件: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