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繪我所愛的膠彩畫家──林柏壽

林柏壽  特選 府展第4、5回

「阿中學長,你帶我們來臺中說要尋找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畢業的藝術家,我怎麼沒有印象中部有這樣一位畫家?」坐在汽車後座的小春,看著高速公路旁的豐原交流道路標,疑惑地問道。

「你們知道,畢業於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的藝術家有哪些嗎?」阿中一邊說著,一邊駛離引道,往大雅方向前進。」

「我記得有礦工畫家洪瑞麟,但他是臺北大稻埕出身的呀!」對日治時期畫家有所研究的青青答。

「沒錯,洪瑞麟確實是帝國美術學校的校友,他還有學弟就是臺中大雅人,是有名的膠彩畫家。知道林柏壽是誰嗎?」

「我知道!是板橋林家林維源之子,從日治到國府時期都是商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曾經是臺灣電視公司的首任董事長,後來更與人合資創辦了萬海航運。」坐在副駕駛座的阿彰,興奮地回答問題,終於有機會插上話。

「哈哈,此林柏壽非彼林柏壽,」阿中學長將車停在鄉間小巷之中,一座掛有「衍德堂」牌匾的宅第就坐落在田間,(註1)「這個林柏壽出生在臺中神岡,3歲隨家人遷居到大雅,這所宅第就是他的老家。」

相較於被稱為臺灣膠彩畫之父的林之助,身為其二哥的林柏壽在畫壇上的名氣並不顯揚。1931年考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東洋畫科,當時洪瑞麟正就讀該校西洋畫科二年級,隨後林之助也考入該校東洋畫科一同學習。1936年畢業後繼續留日鑽研,至1939年因戰爭蜂起返臺。

林柏壽在臺灣畫壇上嶄露頭角,是1941年以巨幅作品〈刺繡〉(圖1)入選第四回臺灣總督府美展,且第一次入選就榮獲特選,可謂殊榮。(註2)隔年,以無鑑查資格提交母子共樂構圖的〈睡蓮〉(圖2)參展,並獲選為第五回府展特選。(註3)正當他即將大鳴大放之際,因不幸罹病而不得不停輟畫筆,(註4)在日治時期僅見他兩幅作品傳世。

圖1. 林柏壽,〈刺繡〉,膠彩、紙本,1941,171x93cm,臺北市立美術館藏,第四回府展特選

 

圖2. 林柏壽,〈睡蓮〉,膠彩、紙本,1942,第五回府展特選

〈刺繡〉一作中,是以其妻王碧霞為模特兒所繪,畫面主要以粉紫色、綠色為主,形塑出婦人溫婉嫻靜的氣質,而畫中婦人坐在圓椅上背對著觀眾,這個繪畫角度在日治時期的夫人畫像當中相當罕見,如1927年陳植棋的〈夫人像〉(圖3)、1932年陳慧坤的〈無題〉(圖4),皆以側面或正面作畫。也正因〈刺繡〉以背面為視角,在實體展出之際,有不少觀眾想繞到畫作背面探看夫人的正面容貌,成為展覽中的一段趣聞。(註5)

圖3. 陳植棋,〈夫人像〉,油彩畫布,1927,90x65cm,畫家家族藏
圖4. 陳慧坤,〈無題〉,膠彩、絹,1932,141x80cm,臺北市立美術館藏,第六回臺展入選

戰後,林柏壽雖重拾畫筆,但流傳的作品不多,未再見有人物仕女畫之作,多以花卉靜物為主題。林之助曾談論林柏壽的畫作:「我二哥用眼、用心,更用入微的觀察法去賞花卉、看山嵐、觀流雲,從自然的天象、生物的變化,加深對人生的領悟……所以在他的筆觸中,大家可深深感到自然、天真、純潔無邪,絲毫看不到些許造作,沒有生澀和斧鑿的痕跡。」(註6)可算對林柏壽的畫風作了一次客觀評價。

「好了,介紹完林柏壽,肚子餓了吧?」阿中學長催促著眾人上車,「走,我們中午去豐原廟東吃小吃!」

「我們下一個介紹的該不會是,以〈豐原の一角〉顯露於畫壇上的葉火城吧!」青青興奮地說道。

「沒錯,那幅畫中的主題就在豐原街本通附近,便是現今中正路一帶,剛好廟東也在附近,我們吃飽再去踏查豐原與葉火城。」阿中學長踩下油門,眾人便往豐原方向前進。

圖5. 林柏壽,〈卡多麗亞二〉,35×46.2cm,葫蘆墩博物館藏
圖6. 林柏壽與夫人王碧霞賢伉儷。 (資料來源:http://163.28.10.78/content/local/taichun/yuan/main.htm,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3日。)

#名單之後 181

參考資料

  1. 林育淳,〈兼融理性與感性─作品蒐藏工作紀實〉,臺北市立美術館編,《臺北市立美術館三十週年典藏圖錄總覽1983-2012》,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3,頁52-56。
  2. 崔詠雪,〈臺展、府展(1927-1943年)東洋畫─臺灣人物畫創作背景的觀察〉,《2009兩岸重彩畫學術研討會》,2009,頁181-220。
  3.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漢珍知識網。
  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南國美術殿堂-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index.htm。
  5. 「林柏壽」,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大臺中藝術工作者資源建置計畫,https://www.art.tcsac.gov.tw/artists/Details.aspx?Parser=99,5,30,,,,,261,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6. 「林柏壽-卡多麗亞二」,葫蘆墩博物館,https://ca.tchcc.gov.tw/archives/index-2.asp?Parser=99,4,11,,,,358,6,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7. 「北美館X央廣「聲動美術館」(24) 林柏壽等藝術家的太太們|刺繡」,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l349t80Os,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8. 「淡泊名利的膠彩畫家—林柏壽先生」,臺中市大雅區公所-人文采風,https://www.daya.taichung.gov.tw/1259012/post,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3日。
  9. 「林柏壽-大雅鄉先賢名人」,教育雲鄉土資源,http://163.28.10.78/content/local/taichun/yuan/main.htm,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3日。
  10. 「衍德堂的光彩(上)」,臺中市大雅文化學會,http://www.daya.org.tw/zao-qi-ju-ya-bao/90nian-ju-ya/yandetangdeguangcai,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註釋

  1. 張啟文,「衍德堂的光彩(上)」,臺中市大雅文化學會,http://www.daya.org.tw/zao-qi-ju-ya-bao/90nian-ju-ya/yandetangdeguangcai,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2. 〈特選に輝く人達〉,《臺灣日日新報》,1941-10-27(3版)。
  3. 依據府展規則記載,之前曾獲得特選者,可以無需評審的方式,直接送件參展,但僅以一件為限,稱為無鑑查。而以此資格參展者,亦有被選為特選的機會。《臺灣日日新報》中顯示,林柏壽於第五回府展以無鑑查資格參展,該回特選紀錄應於1942年10月18日公布,經查找後發現,當日報導中並未載明相關新聞內容,而從1943年總督府出版的《第五回府展圖錄》中,才可確知其獲為特選。參考〈府展規則一部を變更 特選級と招待出品者のために 推薦規定に新條目追加〉,《臺灣日日新報》,1939-5-13(7版);〈總督賞、推選、特選 明十八日發表の豫定〉,《臺灣日日新報》,1942-10-17(3版)。
  4. 「林柏壽」,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大臺中藝術工作者資源建置計畫,https://www.art.tcsac.gov.tw/artists/Details.aspx?Parser=99,5,30,,,,,261,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5. 「北美館X央廣「聲動美術館」(24) 林柏壽等藝術家的太太們|刺繡」,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l349t80Os,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6. 「林柏壽-卡多麗亞二」,葫蘆墩博物館,https://ca.tchcc.gov.tw/archives/index-2.asp?Parser=99,4,11,,,,358,6,瀏覽日期:2021年12月25日。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