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國畫?不是國畫?許深州與兩個世代的官展中的膠彩畫

撰文|盧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許深州 入選 臺展第10回;府展第1~5回

圖 / KC莊冠群

國畫是什麼?

對於20世紀初的臺灣人,經歷日本殖民政府到來自中國的國民政府,所謂的「國家」好像都跟自己有關係,卻又沒什麼關係。與政權高度相關的美展,在這樣的脈絡下,呈現著不同的面貌以及官方標準。相對於西畫(水彩、油彩),國畫的定義更具政治性,隨政權而有所不同,這也預示了在權力互構的1950-70年代,戒嚴時期正統國畫之爭的發生。

許深州(1918-2005),是臺灣美術史上重要的膠彩畫家,他的一生約略見證膠彩畫從日治時期到20世紀末期的轉變。許深州出身於桃園埔子,家中原從事農耕,後兼營糧榖的買賣,家境堪稱小康。其本名為「許進」,日治時期一度改姓柯,因此有些文件記錄為「柯進」。而深州,則是於1936年進入呂鐵州之南溟繪畫研究所後,老師為學有所成的弟子都以「州」取了名,因此在臺府展中,亦可見到「柯深州」的紀錄。二戰以後,他改回許姓,並以深州之名縱橫畫壇(註1)。

臺、府展的「東洋畫」

許深州在南溟繪畫研究所經過約半年的學習,在老師與同儕的鼓勵下,以作品《麵包樹》(1936)參加第十回臺展。初次參加便獲得入選的成績,大大鼓舞了他在繪畫繼續深耕的決心,並繼續在往後的府展中屢次獲得評審青睞。

【圖1】柯深州,《麵包樹》,1936。圖版來源:第十回台展圖錄。
【圖2】柯深州,《縞竹》,1938。圖版來源:第一回府展圖錄。
【圖3】柯深州,《初夏》,1939。圖版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圖4】柯深州,《爽朝》,1940。圖版來源:第三回府展圖錄。
【圖5】柯深州,《月夜》,1941。圖版來源:第四回府展圖錄。
【圖6】柯深州,《閑日》,膠彩、絹,1942,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圖版來源:賴明珠,《優美・豪壯・許深州》,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4,第45頁。
【圖6】柯深州,《閑日》,膠彩、絹,1942,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圖版來源:賴明珠,《優美・豪壯・許深州》,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4,第45頁。

綜觀許深州臺府展的作品,尤其在於花鳥的描繪,他的繪畫技巧日益細膩,鳥類的神韻也更加傳神,頗得老師真傳。對於寫生的注重與習慣在此時養成,隨呂習畫期間,許深州曾多次在臺北近郊、植物園寫生,對於鳥木的研究在此時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也因此在日治時期,許深州被歸類為花鳥畫家。

此時,膠彩畫在臺、府展被歸類在「東洋畫」,這樣的分類標準主要與文化地理因素有關。事實上當時並沒有「國畫」的稱呼或者觀念,直到國民政府來臺,充滿政治意味的「國畫」一詞出現。起初東洋畫被納入了國畫的範疇,然而在1950年代以後,外省籍評審主導著省展,「國畫」的正統性開始被提出檢視。

省展中的國畫?不是國畫?

二戰以後,藝文人士仍舊期盼新的執政者能延續官展提供給創作者的舞臺,因此在楊三郎、郭雪湖等人的奔走下,新政府為在藝術界展現官方的影響力,全省美展(簡稱:省展)便在強調民族主義與大眾文化中的氣氛下登場(註2)。

許深州在東洋畫界已經有相當的知名度。熟稔膠彩畫的許深州,面對全新的社會氛圍以及隨陳進學習美人畫,他在省展參賽的作品,多以人物為題材。之後的種種作品,皆反映著許深州對於社會的觀察、不同階層與族群的生活方式(註3)。

不久後省展便發生「正統國畫之爭」,本省籍畫家與外省審查員之意識形態的爭論。由於膠彩畫被認為與日本文化關聯密切,需與傳統的書畫作出區隔,1960年將「國畫」分為第一部與第二部,更在1973年時取消膠彩畫的「國畫第二部」,直到1980年才重返省展的戰場。此時,「本土文學運動」的開展也間接影響國畫的認同,在國畫第二部的眾多畫家努力之下,他們以「膠彩畫家」定義自己,促使1983年的省展成立「膠彩畫部」,不再使用國畫來分類(註4)。

因此1960年左右,他嘗試不同的創作題材,開始描繪臺灣山岳,這成為他繪畫生涯中第三階段的重心。

【圖7】許深州,《新娘茶》,1948,順益美術館典藏。圖版來源:賴明珠,《優美・豪壯・許深州》,第56頁。
【圖8】許深州,《青嵐》,1953。圖版來源: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第22頁。
【圖9】許深州,《玉山旭日》,1968。圖版來源: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第77頁。

不同階段,許深州的繪畫主題有明顯的變化,從臺府展的花鳥、省展時期的人物畫,到1960年代的山岳畫,以及之後的多元主題,在許深州超過一甲子的繪畫生命中,他歷經了「膠彩畫」在臺灣不同時期的轉變,也反映了這些不同階段,屬於各個時代的特殊面貌。許深州畫中關照面向的轉折、繪畫生涯的經歷,如同臺人畫家在官展中的縮影,逐漸走出自己的路,畫著對土地與文化的關懷。

#名單之後120

註1 賴明珠,《桃園地區美術家許深州先生研究調查》,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第5頁。

註2 1946年10月22日第一屆全省美展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分為國畫、西畫、雕塑三部。資料來源:臺灣美展大事年表。https://twfineartsarchive.ntmofa.gov.tw/TW/Literature/liChronology.aspx(2020/9/14檢索)

註3 林麗雲,〈天上、人間——許深州1946-1955的膠彩美人畫〉,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6,第17-18頁。

註4 賴明珠,《桃園地區美術家許深州先生研究調查》,第2-3頁。

參考文獻

  1. 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6。
  2. 賴明珠,《桃園地區美術家許深州先生研究調查》,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

推薦閱讀

相關貼文